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8年7月18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8年7月18日


年金眾樂樂


年金眾樂樂


年金計劃正接受認購登記。(資料圖片)
年金一出,引起社會一些討論與話題。政府開宗明義,香港年金計劃旨在為退休人士提供多一項理財選擇,將部分積蓄轉換成可靠、穩定定期收入,直至百年歸老。無疑,以回報最少4厘、每月定期收入最多5,800元,有一定號召,但大前提在於5

,800元的每月分派,先決條件是要有100萬元的投入上限。更重要在於,如要透過每月5,800元等收益回報,真真正正要錄得正回報,就要確保長壽到至少80歲。基於產品性質之別,安全程度之分,有意見大字標題認為,買年金倒不如買樓收租,並不恰當。事實上,以當前樓價水平,投資住宅單位要有4厘租金回報,具備一定困難。同樣因涉及風險問題,即使是穩定收息股票,也未必能夠與年金相提並論。

政府很清楚,要避免市場有不必要比較,於是乎簡單形容為自製長糧。重要在於兩點:一)長者或退休人士有足夠剩餘現金滾存;二)本身亦具備充足醫療保障。尤其以後者為例,一旦本身無足夠醫療保障,考慮到相關開支隨時驚人,年金根本毋須理會。

再者,在目前強積金制度下,滿65歲即可取回款項,很多認可中介機構早有類似產品提供無縫交接。既然如此,年金也許僅掛著政府之名,為退休人士提供穩定收益的另類選擇而已。事實上,繼逆按揭、銀髮債券後,年金的推出,既進一步為按揭證券公司增加定位,更重要在於反映,政府在處理老年化人口問題上的一套部署。有別於由政府出資大灑福利,或主動提供更多年安全保障,香港暫時著重是你先付鈔、我提供回報。可是這類照顧人口老化的政策取向,很大程度上是富者得益,窮人似被忽略,尤其是本港65歲或以上人口當中,約三成是活在貧窮線以下。

年金或逆按揭等,當然不是為扶貧而來,充其量為照顧有閒錢退休人士,但似乎遠低估他們理財能力。所謂提供穩定收益選擇,說穿了其實是為目前本港銀行超低息環境提供補貼,及為免長者因閒置資金誤墮其他高回報產品陷阱。不能否認,推出年金有其好意,但如從回報期及取回本金彈性等而言,政府其實還有更多產品提供考慮。既然人口老化問題同時牽涉房屋、福利與醫療,當局大可考慮推出跟相關項目有關的公共福利項目債券,向有財富能力長者,以至社會大眾籌集資金,用作興建及提供更多公共福利項目,屆時富或貧,都可一同受惠。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