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1月6日 星期五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2017年1月6日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2017年1月6日


【理財多面睇】旅客外遊兌換中伏記(李兆波)



這星期我在捷克的布拉格,和19位商學院學生到當地考察經濟活動,參觀了大學、汽車、啤酒廠、科技公司等。布拉格多古舊建築物,那古城是旅客的至愛。雖然捷克已經是歐盟一員,但她仍然使用自己的貨幣克朗。由於克朗不是常用的貨幣,旅客多拿歐元再兌換克朗在當地消費。

兌換歐元,可以本國或本地進行,例如在香港,到當地才兌換克朗,但損失了兩次匯率。在當地1歐元可以兌換到約26.0至26.8克朗。我在市集的鐘樓附近親眼見到一對內地年輕男女在兌換店內因為誤解了兌換率而中伏的事件。老實說,兌換店清楚地寫明買入歐元是多少,賣出是多少,也有解釋什麼叫買入,賣出。它的賣出價是28.4, 而買入價是15. 1左右。在很多的情況下,買入價是放在左邊,賣出價是放在右邊的。

如果你是捷克人,要由捷克克朗兌換歐元,每1歐元要付28.4克朗,相反,如果你不是捷克人,是其他旅客,由歐元兌換克朗,每1歐元便換到15.1克朗 ,這比起一般的26.0至26.8低了很多,那對男女在收到克朗後才恍然大悟,想「退貨」,但那找換店寫明不會退換。其實如果那兌換店真的認真地做,可以以28.4克朗兌1歐元來退回歐元,而不是原本的數目,即由原本的如100歐元,變成1,510克朗,再變成53.17歐元,一來一回不見了一半。

那兌換店有騙人麼?似乎沒有,因為白紙黑字寫清楚的,只是它把慣常的左邊較小,右邊較大的匯率倒轉, 遊客見到28.4, 遠高於平日的約26.0便中伏了。想不中伏,最簡單的方法是選最不著數的那個,捷克人一定要付較多的才兌換到1歐元,而旅客一定是換到較少的克朗。

那19位學生是經過嚴格的挑選才可以參加此考察,當然沒有那麼容易中伏。想減少中伏,大家在兌換前可以叫店員用計算機顯示如兌換100歐元時可以得到多少克朗,以及有沒有傭金、手續費等,明白以後才交錢予店員。一些找換店索性寫成100 Euro = 2,670克朗,一目了然。

中國正推行一帶一路政策,一帶一路涉及60多個國家,各有不同的貨幣,看來單是貨幣方面便要多下苦功及加強培訓,否則有可能因為兌換錯誤而令企業損失了龐大的利潤,這情況在從前也曾經有不少案例。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