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圓融圓通 - 陳民傑 2021年6月3日

圓融圓通 - 陳民傑 2021年6月3日


圓融圓通——口罩戰爭的結局
  去年新冠肺炎爆發初期,全球均缺乏口罩,不少地方及公司決定自行生產,香港甚至有人建議將口罩訂定為戰略物品。一年過後,疫情未完,口罩供應又如何?

  近日《《紐約時報》》刊登題為《中國口罩供過於求迫使美國企業破產》的報道,指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美國有20

多間企業加入製造口罩行業,不過現時由於來自中國的有關醫療產品價格非常低廉,有時甚至僅為美國工廠生產同類產品價格的十分之一,以至於美國的國內企業幾乎沒有生存的機會。

  報道指出,至少3家美國企業停止生產口罩和醫用防護服,另外亦有數間企業大幅縮減生產規模。

  有口罩製造商負責人指出,行業正處於「打碎玻璃」模式,再過半年,許多人要離開。而美國口罩製造商協會表示,其27個成員企業已解僱一半員工,如果美國政府不採取行動,大部份企業將在未來兩個月內倒閉。

  有意見認為這些企業倒閉或裁員的原因,是隨著注射疫苗的情況增加,令戴口罩的要求有所放寬,但同時令需求減少,銷售額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中國價格便宜的防疫裝備湧入美國市場,亦是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工廠經驗豐富
  中國是世界工廠,即使隨著經濟起飛、人民幣升值及勞動合同法對工人提供更多保障,令不少廠房搬遷,但仍然是全球第一工業國,製造業GDP是美國、日本及德國製造業的總和。此外,雖然國家正向高端工業邁進,但在簡單工業產品方面,更是累積多年經驗,因此可以向其他地方提供價廉物美的防疫產品,絕不為奇。

  今次疫情一定程度顛覆了不少一直以來的認知,在疫情減退後,防疫產品的需求仍然存在,而且為了防範疫情再次來襲,世界各地也會維持自行生產的能力,儘管數量未必太多。最後,與其諉過於人,投訴其他國家物資太便宜,不如自我檢討,研究如何提升競爭力。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email protected]。

陳民傑
圓融圓通 - 陳民傑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