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 港股只是復常 不見得升到黐線︳傅允軒專欄
廣告
今年第三季一開局港股立即爆升,港股已經升到火紅火綠,筆者當下收到老友訊息,希望筆者能夠解釋:「點解股市升到咁黐線?」
閱讀全文
港股其實不是升到黐線,而是跌到黐線,真正不合理的,是過去幾年一直下跌,就算連日狂升,到本週三(10月2
日)也只是重上去年高位而已。世界各地的股市早已拋離此位,現在港股充其量叫做復常,不見得升到黐線。
是的,雖然港股從低位升了很多,但其實仍然十分低殘,只要股民攪清楚狀況,分清甚麼才是真正黐線,畏高的心理便會自然消失。
早在4月的時候,港股曾經大炒一轉,那時候本欄便已指出,大升市背後的成因,很有可能是環球資金對港股的價值重估所使然,而且更有可能正在運行傳說中的第三浪爆炸性上升。現在回看,這些假設大致上是正確的。
升市早於4月點燃
不過令筆者意想不到的是,4月份貌似強勁的升市,只維持了一個月便無以為繼,隨後的調整足足跌了三個月,幾乎打回原形,一度令到筆者十分質疑自己的分析。
同期伴隨著港股下跌的,還有人民幣匯價持續走弱,邁向跟港元1兌1的趨勢。
直到7月29日的一星期,人民幣在關鍵時刻出現突破上升,包括港股在內的弱勢才告一段落。
近年內地經濟持續疲弱,一直有聲音呼籲中央要大水浸灌救市。其實在美息高企、美元獨當一面的時候,人民銀行忌憚資金外流,根本沒有太大空間以幣策救市。直到今天中央重鎚救市,又有聲音說情況反映內地經濟已衰到非救不可的地步,所以中央才會不惜一切落藥救市。
然而,中央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雖然是基於經濟不景,但是觸發這些政策出台的關鍵點,並非是衰到非救不可,而是美國減息半厘。
須知大堆準備出台的政策,牽涉層面之廣,沒有三幾個月準備工夫也難以拍板落實,肯定不是在美國宣布減息半厘後,短短兩、三天時間才匆匆草議;相反更是早有預謀,靜待美國一旦減息,彼竭我盈的時候才閃電出招。
雖然內地對沽空施加了諸多限制,但機構投資者對中資股的持貨量極低,已經深陷「持貨不足」的恐慌,跟持有淡倉意義相同。
環球機構投資者現在正處「追又唔係、等又唔係」的境況,外媒稱之為「痛苦交易」。中港股市急升,顯然含有大量「恐慌性吸納」的成分。
在沒有人炒港股的時候,筆者曾謂想辦法營造「恐慌性吸納」的大挾倉,是解救港股的最佳辦法,原來股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做到了,現在挾倉勢成,成交不停創新高,炒港股大有人在。
如果4月的升市,真的如筆者所言是傳說中的「第三浪上升」起點,那現在便處於「三浪中的三浪」,上升目標難以估計。
一星期前推介的中國人壽(02628)股價已升了四成,但藍籌股升幅全面之廣,遠遠超乎筆者想像,不需拘泥於「炒股不炒市」。
這時候要注意的,是美國對中國回升的勢頭如何應對。聯儲局減息半厘,既是中港股市爆炒的導火線,美國自然加強了過去兩年的信念 ── 將美息挾高是遏制中國的最佳辦法。
而要令到息口回升的同時,實際利率保持低企,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挑動戰爭,再次挾高全球通脹。
撰文:傅允軒
勁一專欄 - 傅允軒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dige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