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高收益債息差或面臨上升壓力 廖嘉豪
早前提及美國投資級別企業債或面臨新一輪信用評級降級潮,而上周整體美國投資級別企業債跌0.2%,不論過去一周、一個月及年初至今皆跑輸3至5年期的美國國債,市場偏好明顯。資金亦見流出債券基金,債券基金繼截至4月9日的一周贖回規模達208億美元後
,贖回規模在截至4月16日的當周仍達201億美元。
資金不單流出投資級別企業債,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在截至4月16日流出約96億美元,資金流出規模為過去20年以來最大,當美國投資級別企業債面臨潛在評級降級潮威脅外,過去支持美國高收益債券的因素亦似乎正在消退,投資者或需小心高收益債券估值或續有下跌風險。
富時高收益債券指數息差(對比美國國債的額外收益率回報,息差愈高代表債價下跌幅度愈大)今年已擴闊176個基點至約493個基點,較過去20年中位數的446個基點高出近50個基點,但近期息差急升似並非建立新息差區間的上限,反而似是因各支持因素消退下的息差升勢開端。
高收益債市一級市場在3月份促成約260億美元的新發行高收益債券,但4月2日美國「解放日」後則幾乎沒有任何轉趨活躍跡象,按周發行規模跌至約21億美元,而準備發行的高收益債券亦已被抽起。企業併購加速(2025年另一項市場預測)也可能因關稅不確定性而減少,市場流動性趨緊則不利風險較高的高收益債市。
聯儲局與市場對美國的減息預期的落差亦有機會令高收益債市承壓。3個月的遠期美國國庫票據收益率由年初約4.5%跌至近3.5%,反映市場已預期美國有必要減息以支持關稅對美國經濟的下行壓力。
相反,最近聯儲局官員包括主席鮑威爾、第三把手威廉斯、古爾斯比及戴利等皆表示不急於減息,鮑威爾將視聯儲局的雙重使命同等重要,但目前則主要關注通脹,並因此降低短期內減息的可能性。若聯儲局短期不會減息支持經濟(直至經濟放緩的程度令減息有絕對必要性),高收益債市估值則需要跌至足以證明能讓市場相信是觸低的水平,而目前跌幅似仍不足反映潛在的宏觀經濟和流動性風險。
綜合以上因素,富時高收益債券指數的息差或可升至約低端600個基點水平,較現水平還有約100多個基點的潛在升幅,投資者或暫時毋須急於入市。由於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陡峭化(短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但長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則因未來通脹的不確定性、美國預算赤字可能增加以及未來對長年期美國國債的外國需求可能下降等而上升)的風險仍在,目前投資者或續可以3至5年的短中年期美國國債作核心部署。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 廖嘉豪
專家點評 - 廖嘉豪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