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底部雙日轉向倒掛形態 綿長走勢不容小覷
廣告
今期探討底部雙日轉向倒掛形態,名為頂部雙日轉向。這跟兩週前已講解的頂部單日轉向相同,對比底部單日轉向,倒掛至少體現在三方面,就是形態定性、出現位置和組成結構。於底部雙日轉向和頂部雙日轉向,形態定性剛好相反,分別是利好和利淡。出現位置於
倒掛上更為明顯,形態名稱已道出實況,分別是底部和頂部,本質上同是捕捉轉角。
閱讀全文
於頂部雙日轉向,股指或個股上揚一段日子後,緊接見轉角以兩日完成。
再看組成結構,轉角首日開於全日低位或幾乎低位,以及收於全日高位或幾乎高位,下個交易日走勢逆轉,開於全日高位或幾乎高位,以及收於全日低位或幾乎低位。
若於陰陽燭圖,相對會見長陽燭和長陰燭。正好與底部雙日轉向相反,頂部雙日轉向於高位轉角時先見長陽燭,後見長陰燭。
轉角兩天同見放量
於價量互動上亦見講究,頂部雙日轉向於高位轉角前股指或個股上揚,相對成交金額或成交量在減少,形成價升量縮。
不過在臨近轉角時,成交金額或成交量卻見增加,由價升量縮變為價量齊升,轉角那兩天見放量;轉角之後改為由升轉跌,成交金額或成交量又見減少,形成價跌量縮。
於股指或個股上揚時,買方一直佔優,不過從價升量縮形勢,能看出優勢逐漸收窄。可是突然見單日大升,同時放量,明顯是買方展現終極一升。
大升過後,下個交易日賣方伺機反攻,在買方無力招架下,轉為賣方佔優,但應留意當時股指或個股見價跌量縮,並非價跌量增,證明賣方未見一面倒佔優。
究其原因,轉角股指或個股下行見放量,賣方其後自然需時回氣,所以雖見跌勢,賣方未見發力。
這樣亦不宜小覷跌勢威力,畢竟早前股指或個股上揚不少於兩週,意味著轉跌後也不會一時三刻便完結。
如此走勢會是陰跌,若非短期出現重大利好消息,股指或個股只會順勢而行一段日子,可能會見綿長跌勢。
不妨看看碧桂園(02007)股價,於2023年10月26日低見0.65元後回升,至11月23日累升近一個月,當日大升超過23%,並以全日高位1.05元收市,成交量約15.67億股 (為同年9月11日以來最高)。
翌日跌逾7.6%,收報0.97元,較當日低位0.96元僅高一個價位,成交量也超過844萬股,確認出現頂部雙日轉向。
由當日起股價下行,至2024年3月28日收報0.485元,相對1.05元,約四個月下行,跌勢明顯較早前升勢綿長,累跌近54%。
當晚集團宣布因延遲發布2023全年業績公告而要停牌,相信復牌後仍要續跌。
撰文:經一編輯部
勁一專欄 - 聶sir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dige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