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11月6日 星期四

專家點評 - 鄧聲興 2025年11月6日

專家點評 - 鄧聲興 2025年11月6日


鄧聲興:科企AI軍備競賽白熱化 鄧聲興


亞馬遜與OpenAI近日簽署一項高達380億美元的雲計算合作協議,刺激亞馬遜周一股價創下歷史新高。這一消息再次點燃市場對人工智能(AI)板塊的熱情,但也引發關於AI企業估值是否過熱的討論。

在當前AI投資熱潮中,企業估值主要取決於兩大關鍵因素:

資本開支的規模與增長,以及市場流通性的充裕程度。這項合作,標誌著亞馬遜在AI戰局中重新奪回話語權。微軟此前已與OpenAI達成2,500億美元合作,甲骨文也簽下3,000億美元合約,這些天價協議凸顯科技巨頭正以驚人規模投入AI軍備競賽。

為支撐AI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巨頭的資本開支持續攀升,這種大規模的資本投入成為推動AI企業估值的重要因素。面對天價投資,市場對AI企業估值產生分歧。樂觀者認為,AI投資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不足1%,遠低於歷史上其他技術革命高峰期。本輪AI投資的主力軍是「美股七雄」等科技巨頭,這些公司資產負債表穩健,與互聯網泡沫時期有本質區別。

在資本開支外,流動性是影響AI企業估值的另一關鍵。當前全球貨幣寬鬆格局未變,為市場提供充裕的流動性。分析師認為,超大規模AI企業的資本支出指引持續上調,預計明年投資仍有更大空間,這種預期進一步推高市場對AI股的估值容忍度。

商業化進程仍相對緩慢
然而,當前AI產業正面臨「高投入、低回報」的挑戰。全球科技巨頭資本開支大幅增長,但下遊商業化落地仍相對緩慢。以甲骨文為例,其圖像處理器雲服務(Cloud GPU Service)毛利率僅16%,遠低於其他業務。在資本狂熱追捧下,部分AI公司估值已嚴重透支未來增長,迫切需要現實業績的支撐。

未來一至兩年,AI相關投資預計維持高強度,資本開支與流動性雙輪驅動下,AI股短期仍可能延續強勢表現。然而,投資者應保持警惕,真正的AI革命需要技術創新與商業落地的雙輪驅動,必須密切關注企業的實際盈利能力和技術突破進展。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 鄧聲興(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份)

專家點評 - 鄧聲興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