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2014年7月10日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2014年7月10日


租金管制

最近有民意代表表示,香港有需要實行租金管制,理由是香港的租金水平持續上升,因而令到不少基層市民不能負擔,所以要建議推行租金管制,好讓基層人士的租務負擔可以得到保障。

香港租金上升其實主要原因是房屋的市場求過於供,以致租金上升,王道的解決方法,就是增加土地和房屋的供應,可是這個王道之法卻是?易行難。而租金管制這個課題上,在不少的學術實踐驗證上已經清楚表示,進行租金管制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會對低下階層的居住構成不良的影響,所以我們在租金管制這個議題上,必定要小心處理,不然的話往往會造成「好心做壞事」的問題。

首先租金管制的第一個困難,就是如何界定租金,因為租金管制一旦落實,業主便不能隨意加租,結果業主要考慮的是未來租金變化,如何在訂立初次租金水平上,可以用來彌補未來租金上升而不能加租的損失,而且還會產生種種奇奇怪怪的現象。在不少的租金管制的個案裡,租金管制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反效果,例如外國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房東會要求住客購買昂貴的傢具,其實這些昂貴的傢具開支,變相就是增加了的租金。在香港以前還實施租金管制的時候,也曾出現過所謂「匙金」和「鞋金」的出現,理由也就是當租金不能反映市場價格,業主為了補償其少收租金的損失,便巧立名目的收取非租金收費,將實際收入以其他項目出現,結果住客得不到租金上的保障。

假如我們將租金作非常嚴格的定義,從而使以上種種的問題給堵塞了,但另一個問題是業主便喪失了將房子租出的意欲,因為房子一旦租出以後,租金並不能反映市場狀況,結果業主為了保障其利益,往往會將租金水平和其居住質素掛上等號。一個常見的情況就是,業主沒有了動機去維修房子,後果是低租金水平和遜色的房子質素配合,一個缺乏維修和保養的房子,租金自然比較便宜,但這卻不是租金管制的目的。

筆者明白現時租金令不少人負擔不了,因此會對租金管制帶有希望,憧憬租金管制可以讓他們的生活好過一點,但是實際上租金管制的後遺症很嚴重,一定要小心處理。

經濟學不少文獻已經指出,租金管制是行不通,只不過在租金水平高企的日子,租金管制的提議是大有市場。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