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2014年11月13日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2014年11月13日

青心直說:港股需要進步


■滬港通宣佈後,恒指二萬四點卻阻力重重,誰更受惠,其實已不言而喻。資料圖片



人人說滬港通是香港的及時雨,中央再送大禮雲雲。但從滬港通宣佈日起計,滬綜指至少衝過上2500點,惟恒指卻依然徘徊於23000點以上水平,24000點阻力重重,誰更受惠,其實不言而喻。

誠然,滬港通成為全球觸目盛事,更有券商譽之為本港見證二次大戰後,最大資本賬開放事件,但冷靜想想,單以數字計算,港股每日頂多再增加百多億元成交,除此以外,別無其他。

反而內地在新機制下,可塑性仍然強勁,包括外資早前受制RQFII額度,要透過滬港通加快建倉;明年潛在加入摩根士丹利國際指數,最少有數百億美元被動式買盤要追貨;更多資本賬目及資本市場開放。所以,內地券商預測指數見5000,實非天方夜談。

內地快引入T+0
有意見認為中央要透過各項政策托市。這個想法是不能排除的,但更重要是,內地在人民幣國際化提速、人民幣外交大前提下,附加條件是有一個相對成熟及國際化的資本市場,作為配合。上海交易所形容,在跟國際其他交易所接軌時,表露弱點,這是既誠實亦務實的說法。內地財金官員一向規劃周詳,思路清晰,他們怎會不知道本土市場問題所在?但要改,譬如一些可能會引發市場動盪的政策,受制於其他因素,就會相當有顧忌。

滬港通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內地加快建立完善市場機制的重大催化劑,甚麼敏感又或者重大政策,現在都可以用滬港通這個國際注目盛事,要跟香港規則、水平拉近為理由,去大搞特搞。好像有關內地加快融資融券,加入更多對沖活動,以往可能會被鬧成為增加市場波動,現在就說成跟本港接軌。

註冊制就是一個例子,因為香港是奉行披露為本。而近日,最受關注就是內地股票市場,在交收方面表現,引入T+0制度時機已經成熟。

用台灣、南韓案例,當地市場引入T+0制度,容許炒即日鮮後,市場表現及成交,都獲明顯提振,內地股民的興奮是可以理解。

T+0制度其實已成為全球股市通行制度,內地市場是少數主要未有引入的市場。純粹以背景資料的話,即使全球最大的美股,它們的T+0制度,無論在賬戶金額上,以及次數均設有限制,在日本股市,更規定每日只可以做一次回轉交易。反觀香港的T+0制度,是屬於「三不」性質,包括不限身份、不限次數、不限品種,故被稱為全球最自由,最少限制的T+0市場之一。

如無意外,因為滬港通的推行,基於公平性及接軌問題,T+0會很快重新引入內地,但至於是否僅適用於滬港通股份,形成一個市場、兩個交收制度,就需要留意及再評估其影響了。

滬港通並非是送大禮的故事,而是推進改革的大命題。內地股市只有短短廿年多歷史,中港股市二合為一,現在已經全球排行第二。中國好,香港好,但大前提是,中國進步,而香港亦都要進步。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