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談國論企 - 黎偉成 2017年2月22日

談國論企 - 黎偉成 2017年2月22日


《談國論企-黎偉成》銀監要民營銀行參與及提高普惠金融服務水平

  《談國論企》中國銀監會於2017年1月5日在官方網站披露的《關於民營銀行監管的指

導意見》,相當凸顯對民營銀行的監管工作,在(1)明確發展定位中相當凸顯地要求民營銀行

提高對中小微企、「三農」等的普惠金融服務水平,及(2

)推動創新發展,更是要者為(3)

強化審慎監管和(4)有利於民間資本、民營企業的投資,更使國民經濟特別是邁向混合式經濟

模式的改革與開放,當會產生相對正面、積極和良性的作用與效應。

 
*中小微企三農及社區為普惠金融服務對象*
 
  《指導意見》所提出的四項具體要求,最首要者為(一)「明確發展定位」,明確地要求民

營銀行為實體經濟特別是(I)中小微企、(II)「三農」和(III)社區,以及(IV)

大眾創業、萬眾創業,提供更有針對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務,所涉及的幾個服務對象,皆為

「普惠金融」中力求面對的弱勢客戶,使他們同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務的權利。此乃銀監會部署

的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要求商業銀行「專注主業、回歸服實體濟本源實施績改革」的項下積

極拓展普及金融的同時,亦通過此一《指導意見》鼓勵和支持民營銀行的定向參與,以「提高普

惠金融服務水平」。
  相信民營銀行按理可以對中小微企、「三農」和社區等特定的對象提供更為直接、具體、實

際和有用的普惠金融服務,因民營銀行是由民營資本控股,理論上是(i)採用市場化經營,能

夠更為積極主動地開拓新的業務和服務,更重要是(ii)來自地區,對地區性的發展和事務也

就更為熟悉與了解,易於因地制宜或因事制宜,由是《指導意見》對民營銀行提出堅持金融服務

實體經濟的總要求的同時,強調要:突出民營銀行有別於傳統銀行的發展特色,要求民營銀行明

確差異化發展戰略,堅持特色經營。
  還有是(二)「推動創新發展」,重點有二,其一為:「堅持鼓勵與規範並重、創新與防險

並舉,加強監管服務,推動監管創新,在合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支持民營銀行開展業務、

服務、流程和管理創新」。此點最是重要之處為銀監會要在強化監管服務與創新的基礎和大原則

底下,「鼓勵與規範並重」、「創新與防險並舉」地支持民營銀行在多個方面作出創新。此策甚

是,乃因民營銀行的資本金主要來自民間,特點是強烈追求利潤最大化,故一旦監管不足,便很

有可能會出現難以估量的巨大風險,特別是民企辦銀行的開設目的就是希望為企業搭建一個資金

平台,為企業融資提供便利,如關聯企業出現問題,貨款無法償還,就會使民營銀行面對十分巨

大的風險。
  其二乃:注重監管政策的激勵相若,「對特色經營和提供普惠金融服務成效顯著的,實行監

管正向激勵措施」。《指導意見》在強化監管的基礎底下,鼓勵民營銀行創的同時,亦相當重視

其普惠金融服務的發展,甚至對有顯著成效者實施正向激勵。

  由是觀之,民營銀行在發展甚至提高普惠金融服務中,會扮演十分重要角色。

 
*強化審慎及現地監管促民營銀行先定位再創新*

 
  兩項監管:(三)強化審慎監管。針對民營銀行關聯交易管理、股權管理、股東監管等重點

領域提出監管,要強化銀行自我約束、市場約束和監管約束,引導民營銀行股東為銀行增信任,

形成股東關心銀行發展以及銀行有效管理風險良性機制,提高民營銀行可持續發展。

  和(四)落實監管責任。明確屬地監管責任,加強監管聯動,提高入市場准入、非現場監管

和現場檢查等日常監管工作的有效性,加強監管部門與地方各級政府在民營銀行風險處置過程中

的信息共享和溝通協作,配合地方各級政府建立有關協調機制,及時有效防範和處置風險。

  《關於民營銀行監管的指導意見》,為國務院於2015年6月出台的《關於促進民營銀行

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其中一個重點跟進工作,而銀監會至今批准籌建數量,包括5家試點銀行在

內現時已有17家民營銀行,銀監會認為現時為民營銀行發展步入改革發展機遇期,而新的《關

於民營銀行監管的指導意見》,圍繞「引導科學發展」和「嚴守風險底線」兩個核心目標,通通

明確民營銀行監管工作的各項要求,有利於提高監管工作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提高民營銀行

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保障民營銀行安全高效運行和整體穩穩。

  下一步,《指導意見》披露銀監會將繼續做好民營銀行持續監管工作,更好貼近民營銀行發

展實際,及時總結經驗,結合新情況,解決問題,不斷完善民營銀行監管制度框架,促進民營銀

行實現科學可持續發展。《資深財經評論員 黎偉成》

(waishinglai210@yahoo﹒com﹒hk)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
談國論企 - 黎偉成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