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財經評論 2017年11月7日

財經評論 2017年11月7日

財經評論:退休模式星洲化


■林鄭崇尚新加坡的威權家長管治模式,背後有新加坡高人教路亦不出奇。 資料圖片



港人首置盤、公屋數目封頂、提取強積金買樓、公共年金出爐,種種已公佈或疑似會推出的政策,都令人相信香港正邁向新加坡退休模式。

新加坡退休模式是甚麼?年輕人畢業後,接近20%的收入會被當地公積金

制度(CPF)徵取,然後該比例隨年歲增長遞減,目的是強迫年輕人儲錢,一早為退休打算,資金亦可以用作購買組屋(當地資助房屋)及醫療支出之用。

CPF制度雖然沒有如香港般加上強制性字眼,但實際比香港強積金更具強制性,除供款比率高,退休後亦不能提取所有供款金額,因當地有所謂退休存款(Retirement Sum),55歲後縱然可以開始提取退休金,但必須保留最低存款額,用作65歲退休後發放年金之用。

反觀香港,現時退休制度簡陋、無系統。但明年種種潛在推出的政策,有全盤改革之況味──上半年強積金買樓建議呈交政府、下半年公共年金出爐、只聞樓梯響的公私營房屋政策尚在醞釀階段。

不過,明年最大的突破關鍵位,將會是積金局檢討MPF供款上限,除了收入越高人供款額上限提升外,究竟5%的供款率有沒有上調可能?毋須如新加坡政府般狼死,只要年輕人供款比率調升至10%,香港退休制度便有一番大革新。

該筆資金可助年輕人首置,退休後物業進行逆按揭增每月資金流;若無意置業,租屋住,退休後或會擁有較大筆現金,公共年金制度屆時可銜接,政府會否考慮將MPF一部份強制持有,作另類全民退保之用?相信這政策一提出,不排除有市民發起佔領葵湧(積金局總部)。

一切要視乎特首林鄭月娥,觀乎林鄭崇尚新加坡的威權家長管治模式,亦符合她大老闆習近平施政,方向上沒矛盾。另一個有趣點是新加坡首富黃氏曾在林鄭擬參選特首前,在家設宴邀請城中富二代,林鄭背後會否有新加坡高人教路?亦不出奇。

記者:周家誠

財經評論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