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顯示具有 財經評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財經評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6月9日 星期三

財經評論 2021年6月9日


2020年9月21日 星期一

財經評論 2020年9月21日

財經評論 2020年9月21日

財經評論|滙控的教訓 兩面不是人(羅家聰)



羅家聰指中共搞滙控是自殘行為,是向對家發放「破釜沉舟」或「玉石俱焚」的訊息,常為實力較弱一方所傾向採用

滙控(005)跌穿30元,應編輯要求,急就章評論。

滙控在港涉及的業務廣、牽連的客戶多、拖累的股民更多,萬一有甚麼冬瓜豆腐,滙控玩完意味香港玩完,這

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評論 2020年8月24日

財經評論 2020年8月24日

【財經評論】中國市場策略:創業板歷史性改革:如何交易及其意義(洪灝)



有「中國納斯達克」之稱的創業板將於周一啟動歷史性的改革。創業板上市將實行注冊制,日內股價波動上下限將從10%提高到20%。去年,科創板也曾進行了類似的改革,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儘管科創板的規模有限,但受到這一成功先例的鼓舞,

2020年8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評論 2020年8月17日

財經評論 2020年8月17日

【財經評論】中國市場策略:節約糧食的意義(洪灝)



中國的食品通脹已連續12個月保持在10%以上。幾乎在一夜之間,「節約食品,避免浪費」的宣傳就覆蓋了所有主要媒體的頭條。在不斷滾動的新聞報道中,各單位也紛紛採取行動響應號召。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些餐廳開始要求顧客先稱體重再按照體重點餐;一些餐廳還

2020年8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評論 2020年8月10日

財經評論 2020年8月10日

【財經評論】中國市場策略:中美角力對股市的影響(洪灝)



1984年4月30日,在上海復旦大學的學生和老師面前,列根總統發表了一場關於中美關係的演講,作為他訪華之行結束的高光時刻。這是在尼克遜訪華12年後美國總統的首次訪華。當時,美國需要一個冷戰盟友,而中國則剛剛對外開放,開始擁抱世界。

那是一場

2018年10月3日 星期三

財經評論 2018年10月3日

財經評論 2018年10月3日

財經評論:封頂P Cap能否拎走?


按揭市場競爭劇烈,若有銀行「創新」拎走H按封頂息率設計,可能要承受按揭生意食白果的代價。 資料圖片


美國上周宣佈加息4分之1厘,本港的匯豐、中銀、恒生等隨即宣佈上調最優惠利率(P)0.125厘,為2006年以來首次加P。

過去銀行貸款以P作主要指標,但隨著市

2018年8月22日 星期三

財經評論 2018年8月22日

財經評論 2018年8月22日

財經評論:林偉駿的「公關技巧」


林偉駿的公關技巧就是沒技巧,真心待人,自己就是自己的公關。 資料圖片

收到759阿信屋老闆林偉駿離世消息的一剎,我反應不來;跟進有關消息,我心慌了,「應該找誰啊?」。每次cover阿信屋的新聞,不只我一個,全行只找林生了,林生就是阿信屋的公關。

跟進工作應暫告一段

2018年8月20日 星期一

財經評論 2018年8月20日

財經評論 2018年8月20日

財經評論:第三季資產配置策略


■美國牛市雖已踏入第九個年頭,但美國企業盈利的增長動力仍令人滿意,是資產配置的首選。 資料圖片



今年投資環境並不順暢,安全措施必須加強,以下是第三季的資產的配置策略,配置比例均從一個中度風險(風險與回報平衡)的投資組合出發。

太多市場風險,增加現金水平:以一個中度

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財經評論 2018年8月13日

財經評論 2018年8月13日

財經評論:年金怎樣抵押套現


■長者買年金前,應想一想未來是否有緊急資金需要,不宜將所有資金倒落公共年金。 資料圖片



坊間批評公共年金者多不勝數,笑它是倫敦金、買年金者是豬,共通點都是假設投保人有日需要現金,例如大病、做慈父。年金的確不同於其他投資產品,保費並不是本金,只是獲取未來現金流的代價,

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27日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27日

財經評論:港人不愛內地旅遊?


■統計署數年前調查顯示,深圳是港人最愛到訪的城市,但是真愛還是假愛,只有當事人才知道。資料圖片



「港奴」生活壓迫,每到放假,社交平台盡是排山倒海的旅遊分享文。剛結束的書展,筆者與某出版社編輯聊天,他們指旅遊書是熱門書類之一,但當中慘痛的經驗是出版內地的旅遊書,發現

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26日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26日

財經評論:藍眼金髮美麗騙局


■80後的Elizabath Holmes,擁藍眼金髮,被騙的人表示,她的雙眼好像有魔力。互聯網圖片



太陽底下無新事,俾人呃的除了宅男同買倫敦金的大陸人,其實也有上市公司CEO、專業人士、甚至矽谷創投基金。

來自美國的Elizabath Holmes,幾歲起立志改變

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25日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25日

財經評論:樓定旅行?Why not both


■年輕夫婦Alvin及Isabel用38萬元環遊世界,拒做樓奴。



香港樓價高企是不爭事實,到底要如何儲錢才可以成功上車,身為富商「大劉」的兒子劉鳴煒,早年曾發表偉論,認為樓價高企並非來自地產霸權,指出年輕人想買樓,首先要有份人工不錯的固定工作,有能

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24日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24日

財經評論:發展商「被迫」起劏房


■現時起劏房樓是潮流,這類樓盤利潤甚高。 資料圖片



最近到酒店食tea,某發展商高層加入大呻,「後生果啲,你地咪以為發展商好易做,𠵱家唔係樓價繼續升,分分鐘發展商都冇賺!」

他一邊飲清酒食鮑魚,一邊舉例指,例如觀塘那塊地,每呎樓面地價約1.2萬元,以8成實用率計

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23日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23日

財經評論:租霸出沒注意


■正值傳統的暑假租務旺季,業主出租物業要慎防遇上租霸都。 資料圖片



正值傳統的暑假租務旺季,業主除了計算加租幅度外,慎防遇上租霸都是相當重要。

近日討論區上看到一則題為《租客幫我裝修,要我畀錢》的貼文,內容提到房東的單位無論內籠、家電一切正常,不過租客在其不知情下,丟了

2018年7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20日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20日

財經評論:千變萬變 騙局不變


■倫敦金廿年前在騙人,廿年後還可以出現在報章頭條,恒古不變。 資料圖片



女友未見過世面,特意帶她到蘭桂坊超一超,點了一杯「Long Island」給她。出入開中環就知,約會要識揀地方,才能顯示自己的格調。

女朋友果然十分impressed,摸住酒杯底,濃濃情意從她

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18日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18日

財經評論:400萬樓借唔足九成


■現時400萬元的物業買少見少。 資料圖片



現時400萬元樓買少見少,大家都明白買400萬物業,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申請9成按揭,作為上車踏腳石。

9成按揭中,有6成來自銀行借貸,其餘來自按揭保險公司,除了是首置客外,供款也不可超過入息45%。另一個問題就是按保

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17日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17日

財經評論:最失敗的衝出國際


■蒙牛2017年年報以美斯為封面。 互聯網圖片



世界盃曲終人散,湊熱鬧看了數場比賽,總覺圍著球場四邊的某些電子廣告板很突兀,尤其是蒙牛(2319),因為其那句中文標語「自然力量天生要強」。為甚麼一個國際超大型賽事,面向全球超過30億潛在客戶的絕佳宣傳機會,蒙牛的品牌

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16日

財經評論 2018年7月16日

財經評論:萬惡樓為首


■無樓苦,有樓也不見得樂透。 資料圖片



做人父母日捱夜捱,不過是為了家中兒女,有樓者,十居其九都是留給子女。古有覬覦皇位,弒父篡位,今有等天收的忤逆子搶完老豆層樓,再趕出門口。無樓苦,有樓也不見得樂透。

大陸老友多年前內地老屋被徵收,賠來幾百萬人仔,舊村還年年派錢。父死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