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1年3月12日 星期五

MyGut者言 - 徐家健 2021年3月12日



MyGut者言 - 徐家健 2021年3月12日


習權兩會|中國保持發展中國家有著數? 徐家健:李克強「韜光養晦」表達國力



以人均生產總值計算,中國仍屬發展中國家。
人大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昨日記者會上就經濟增長目標和中美關係議題上,強調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令外界再次關注,以中國今時今日的國力,究竟是否仍是「發展中國家」?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指,按整體國民生產總值 (GDP)計,中國排名世界第二位,但由於中國人多,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GNP)計算,的確屬於發展中國家水平。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外當提及國力時,往往強調中國GDP,力圖與西方國家平起平坐,惟李克強卻採取較保守的「韜光養晦」方式去表達國力,反映兩者取態不同,「無論中國係發展中國家,還是已發展國家,這都是自我感覺為主導。」

中國雖然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依然堅持「發展中國家」的自我定位,因為在國際貿易中被視為發展中國家,有切實的利益。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人均GDP還不到1,000美元(下同,約7,800 港元),因此可享受發展中國家的待遇——進口關稅平均為14%,高於發達國家的7%;過渡期在4至8年,長於發達國家的2年;享受比發達國家更低的判定傾銷的標凖等。

徐家健亦指,發展中國家向世界銀行借貸亦可享受優惠條款。根據世界銀行資料,2018年,中國共向世界銀行借款逾64億(約496億港元)。另外,2019年12月,世界銀行董事會決定向中國批出每年10至15億美元 (約77億至116億港元)的低息援助貸款,直到2025年6月為止。

《蘋果》記者
----------------------------
《蘋果》英文版免費試睇:了解更多
英文版已登錄《蘋果》App,立即下載/ 更新:iOS / Android

-----------------------------
支持蘋果深度報道,深入社區,踢爆權貴,即Like蘋果專題及調查組FB專頁!

MyGut者言 - 徐家健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