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2年8月11日 星期四

談國論企 - 黎偉成 2022年8月11日

談國論企 - 黎偉成 2022年8月11日


《談國論企-黎偉成》豬肉鮮果漲價推高通脹未為憂

《談國論企-黎偉成》豬肉鮮果漲價推高通脹未為憂

  《談國論企》中國的居民消費價格CPI於2022年7月份進一步加大上升力度,乃受以

豬肉、鮮果、鮮菜等食品價格皆大幅上升所位動,而消費性的商品持續向上,屬良性的結構性經

濟新變化。尤其是工

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的增長反覆放緩,更顯通脹暫不足以憂。國務院7

月21日舉行的常務會議制定持續擴大有效需求的政策,相信國民經濟有望在內需支持保持穩增

態勢。「」
 
*豬肉供應穩定只要天氣復常有利果菜價跌*
 
  來自中國國家統計局所發布資料,居民消費價格於2022年7月份同比增長2﹒7%,較

上一個月高0﹒2個百分點,無疑為二季度以來持續較快的增長態勢,卻不足引以深憂,乃因新

冠肺疫在3、4月肆虐使上海、北京、深圳等多個城市作不同程度的圍封抗疫,使工農業等生產

受到一定的衝擊,供應未必可以滿足市場即使是正常的需求,通貨價格隨之而上升,為可以接受

的供求與價格的關係。
  但PPI於7月份的同比增長為4﹒2%,不僅持續向下的態勢,更比6月的6﹒1%升幅

少增1﹒9個百分點,可見日用的消費性商品未有對通脹造成太大壓力,只要豬肉等糧食產銷增

加,CPI仍可保持相對穩定的升勢。
  先談(甲)於7月份增長甚快速的食品大類,分類指數,2022年7月份同比增長

6﹒3%,較對上一個月的2﹒9%升幅大增3﹒4個百分點,而6月份的環比增長0﹒6個百

分點,亦同樣引人以關注,因(一)禽肉價格由跌幅放緩轉升:分類指數於7月份同比上升

8﹒4%,扭轉6月份回落4﹒7%之態,影響CPI由上月所回落0﹒16個百分點轉上升

0﹒27個百分點。
  肉禽大類價格跌轉升,乃因:(I)豬肉價格於7月份同比上升20﹒2%,扭轉6月份尚

跌6%之況,而影響CPI由上月的回落0﹒08個百分點轉增0﹒27個百分點,因(i)美

國主動推手弄出的烏克蘭戰局,使環球糧食、能源等供應更為短缺和價格續升,而飼養肉禽的食

料成本隨之而上升;故(ii)豬肉分類指數於2022年7月份同比飆升20﹒2%,而這是

在2021年7月同比跌43﹒5%的低基礎底下呈現之「劣況」。

  但(iii)中國生豬存欄量於2022年上半年末達4﹒23億頭同比減1﹒9%,其中

能?殖母豬存欄量4277萬頭;而上半年產量2519萬噸增長5﹒3%;相信豬肉供應能滿

足市場需求,此對通脹控制有一定利好影響,對民生更有良佳效應。

  其他兩大主項畜肉價格亦告回調:(II)牛肉分類指數於2022年7月份同比上升

1﹒3%,比6月份的0﹒9%高0﹒4個百分點;(III)羊肉分類指數於是月跌4﹒4%

,亦少跌。
  同樣重要的是(二)非禽肉的其他主要食品,有多個項目的升幅亦相對明顯,如(1)鮮果

分類指數於7月份同比增長16﹒9%升幅,對CPI影響約0﹒3個百分點。和(2)鮮菜分

類指數於是月份上升12﹒9%,對CPI影響上升0﹒24個百分點。

  二者皆受到天氣和季節性的影響,持續明顯走高。要待天氣復常,又以鮮菜的種植、收割期

較短,情況會比較好一點,問題是鮮果回復正常供應需時。

  餘者為(3)蛋類增5﹒9%,對CPI影響則上升0﹒04個百分點。(4)糧食分類指

數增3﹒4%,對CPI影響為上漲0﹒06個百分點。凡此,為食品煙酒分類指數續升之因。

 
*工業生產價續回落亦有利穩定通貨價格*
 
  至於(乙)消費品大分類指數,於2022年6月份同比增長4%,環比增長0﹒5個百分

點,持平於6月份3﹒5%的環比0﹒5個百分點升幅,無疑推高CPI漲幅,卻可以接受,理

由是此屬消費性的通貨價格向上,反映出內需出現較為全面升溫,卻仍屬適度,屬良好的經濟發

展趨勢。
  從消費品類別的分類指數,可見(1)交通和通信分類指數在7月份升6﹒1%,因交通工

具使用燃料價格上升24﹒2%,可見國際以石油為主的能源價格不斷上升衍生效應頗強;

(2)居住分類指數升幅0﹒7%,環比回落0﹒1個百分點,當然可以接受。

  但全世界的通貨膨脹壓力沉重,特別是美、英的CPI皆創歷史高位,理由為(I)新冠肺

疫的新變種病毒似有接踵而來之勢,使各地的工農業生產不易復常,而(II)海、空、陸等運

輸亦會受阻,甚至繼續出現樽頸劣況,加上(III)美國「陰毒王」拜登推手促俄羅斯對烏克

蘭採取的特別軍事行動,使環球糧食更供不應求。

  此為國務院7月21日常務會議提出要保證「有效內需」,強調消費乃與民生息息相關,應

成為「經濟主拉動力」,並具體列明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會議要求要支持金融機構對「受疫

情影響」的個人消費貸款,採取更加靈活的安排。相信所指的受疫情影響的個人消費貸款,會是

家電等耐用品項目。《資深財經評論員 黎偉成》(waishinglai210@

yahoo﹒com﹒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讀者專享獨家優惠】火速訂購etnet 28周年呈獻《線條下的香港.沈平鋼筆畫作》! ► 立即行動

談國論企 - 黎偉成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