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4年5月13日 星期一

勁一專欄 - 李聲揚 2024年5月13日

勁一專欄 - 李聲揚 2024年5月13日


東張西望何伯︱財務安排千變萬化 見過有人先分半份身家︳李聲揚專欄

廣告
《東張西望》76歲老伯事件,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詳情,不用筆者重覆。同時間,邪惡的YouTube再為筆者推送另一段類似的新聞,80歲阿伯遭兒子「斷糧」,皆因他經常去按摩。事件遙遙呼應之前鬧得滿城風雨的李龍基事件。上述

幾個例子,都涉及男性長者。當中也涉及很多社會及道德議題,例如長者的身心需要,「好仔不論爺田地」,以及大家對內地女性的觀感。這些筆者就不一一討論,畢竟本欄講經濟金融。

閱讀全文
東張西望何伯︱及早去規劃財富分佈
不過幾個個案,問題的重點都是「金錢」。想想看,若那些男性長者身無分文,就不會有這些故事,而他們亦很可能不會吸引到年輕女士。即使吸引到,若沒有涉及家產,兒女也不會有意見,甚至因為有人照顧父親,而暗中叫好。固然基於種種原因,出問題的多數是男性長者。但女性長者,卻也會墮入那些「網上情緣」騙局,或者是其他各種的投資騙局。

即使沒有被人騙財,也是天有不測之風雲。筆者早前觀看了電影《從今以後》,十分精彩,建議大家入場。故事並不複雜,就是講一對年長女同性戀伴侶,原本關係公開,更和家人相處融洽。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較富有的一名女同志猝逝。問題就來了,香港並未有同性婚姻,所以她的同性伴侶,並無任何名份,法律上只是普通人。而死者的遺產,法律上就全數歸於兄長。於是原本關係甚好的一班人,在利益當前,就出現矛盾。一切問題在於:猝死的女同志,沒有立遺囑,也沒有買保險。

事實上,上面提到的所有情況,都涉及財務規劃或分配。俗點講句,就是「分配身家」。老一輩人可能覺得不吉利,同輩建議及早安排,可能被誤會是「詛咒」他命不久矣。至於晚輩去提,更會被視為「謀身家」。可是,隨著社會觀念轉變,相信現在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已經不再視之為忌諱。但為何依然不少人,沒有及早去規劃財富分佈?

東張西望何伯︱一切及早白紙黑字寫低
首先,正如《從今以後》的主人翁一樣,心想自己還不是太老,不會那麼快就離世。況且不少長者,退休生活依然多姿多采,總是很忙,遲點有空才搞吧。可是卻有時卻是世事難料。另外,不少人覺得話題啟齒,不想傷及和氣。誰不知這種逃避方法,往往造成更大的問題。就正如電影主角一樣,自己在睡夢中安詳去世,就一了百了 — 卻留下攤子給後人。到底當事人的意願是甚麼?眾說紛紜。總不能問米請她上來講清楚。所以,一切及早白紙黑字寫低,不是更好嗎?錢財事情,還是「均真」一點好。

當然還有一個考慮:有些長者,擔心立了遺囑後,子女不再關心,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其實立遺囑可以完全秘密,不用告知家人。財務安排,千變萬化,最緊要還是開心見誠,不要逃避。例如文初提到《東張西望》的個案,長者依然健康,子女又怕「外人」分掉長者身家;又或者生怕父親遇上騙徒,萬一那個「女人」一走了之,誰來照顧父親?

東張西望何伯︱其中一個方法
此類情況,筆者也有見過。其中一個方法,是可以考慮發放「中期息」— 也就是「先分半份身家」。筆者朋友父親,也是喪偶再娶內地女子。但朋友父親,率先派發「中期息」 — 子女至少有點金錢落袋,不用擔心全部落入內地女子手中。而同樣地,由於未派「末期息」,子女又不會完全不理會父親。

筆者提到朋友的個案,只是舉例。現實是每個家庭都不同,永遠是清官難審家庭事。重點是大家應該及早規劃,以免釀成爭拗。

圖片來源:《東張西望》 截圖
勁一專欄 - 李聲揚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dige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