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4年5月13日 星期一

勁一專欄 - 龔成 2024年5月13日

勁一專欄 - 龔成 2024年5月13日


實用外匯基本功
廣告
外匯|每個國家地區所使用的貨幣都不同,於是形成了全球有多種不同的貨幣,由於貨幣間的價值不同,於是出現了貨幣間的兌換價,而這個匯率可以以不同形式進行。例如固定在某範圍的聯繫匯率,釘著一籃子貨幣而定價的匯率模式,自由浮動的匯率模式。

閱讀全文
至於其中的匯率為何是這個兌

換率,表面來說就是供應與需求,貨幣供需決定了當中的兌換價,供應增多就會令匯價下跌,供求增加就會令匯價上升,當然在供求原因背後,有著很多複雜的原因。

其中一個因素就是貨幣的購買力,以及當地的物價指數,例如在香港買一個麵包要10港元,但在澳洲只需2澳元,因此單從這角度,可說澳元的匯率是5.00。

即是可以用10港元買這麵包,又或將10港元兌成澳元,兌換率是5.00,即是可兌成2澳元,而這2同樣可買到這麵包。這令當中達至平衡的結果,當然這只是影響匯率的其中一個因素,因為實際上更為複雜。

另外,貿易亦是影響匯價的因素,全球的一體化,令每個國家要做到自給自足的狀態已近乎無可能,國家A必需將自己的產品賣給其他的國家,以賺取外匯,同時又要從其他國家中買入各種所需,進口及出口的數目不一定平衡,從而影響了貿易賬,令匯率有所變動。

資金的流向會影響匯率的價格,貿易是其中一個因素,而投資亦是另一因素,投資當地的股票、物業,一般都要兌成當地的貨幣,這些投資將影響資金流向,從而令匯率有所變化。

利率是關鍵因素

除上述的因素外,利率亦是影響匯價的因素,因為各貨幣的利率都不同,於是令借取這貨幣,以及存入這貨幣的利率都不同,並且影響匯價。

正由於利息的差異,這對將來的匯率產生影響,亦能在理論上推算匯率。

例如澳元兌港元的匯價現時為5.0000,假設澳元有3%利息,港元則無利息,在理論的層面,澳元的匯價將在一年後下跌3%,以達至平衡狀態。

例如存10,000港元以收取利息,一年後同樣是10,000元,若最初將該10,000兌澳元,就會得到2,000澳元,存2,000元以收取3%的利息,一年後會變成2,060澳元。從理論層面,一年後澳元會下跌3%,即4.8543,將2,060澳元以4.8543兌回港元,就會得到9,999.9元(即10,000港元),令成從理論上達至平衡。

可能讀者會奇怪,高息會吸引較多資金,令匯價上升,那高息貨幣不是應較強勢的嗎?

這前題是正確,但當時的匯價是已經反映這回事,即是原本的匯價只有4.X,但由於有高息,令該貨幣的需求增加,從而令匯價上升,升至平衡狀態。

這個平衡狀態就是市場認為沒有任何一方特別有利的狀態,令無論買港元或買澳元,在理論層面沒有分別。

當買入港元時,就無法得到利息,若想將資金轉成澳元以收取更高的利息,代價是買入已上升了的匯價,即要面對理論會下跌的情況,令兩貨幣的理論回報無分別。

另外,政府的幹預亦是影響匯價的因素,因為該國貨幣的強與弱,將對國民有不同層面的影響,例如本國的貨幣強勢,國民在購買進口貨時會平宜了,但企業要將產品賣去外國,則會變得較貴,從而影響出口,而資產市場在外國人眼中亦會變得較貴,從而減少資金流入。

相反,若本國的貨幣較弱,人民買進口貨會變得較貴,引至較大的通脹,而企業要償還的外國債,亦會變相要還更多。

因此,一種貨幣無論是強或是弱,都有其利弊,無論貨幣要升值或貶值,都不宜過快。

若一該貨幣在一年升值或貶值超過20%,必然對該國造成某一方面的沖擊,所以各國政府在匯價出現較大的波動時,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幹預。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勁一專欄 - 龔成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dige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