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政經密碼 - 周顯 2025年10月31日



政經密碼 - 周顯 2025年10月31日


紙媒轉型網媒的創造性破壞
紙媒轉型網媒的創造性破壞


大家一起經歷過無數次經濟轉型,當中包括報業從紙媒逐漸轉型到網媒。

經濟學家熊彼得所說的「創造性破壞」,意即新科技取代了舊經濟,一方面提升了生產力,增長了整體人類的福祉,另一方面卻因舊經濟被消滅了。其原來的從業員因而失業,生活質素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在過去的2日,本欄講述了「柯達」和「巴郡」這兩間舊經濟公司,面對產業轉型,一間失敗了,破產了,另一間卻聰明地轉移陣地,經過多年耕耘,現在已成為了美國舉足輕重的投資公司。

放諸香港,我們也經歷過無數次經濟轉型,其中我親身經歷的,也是大家必然注意到的,就是傳媒。我指的是報業,從紙媒逐漸轉型到網媒,這過程從1999年開始至今仍然在轉變中。至少,閣下現時看著的《am730》,暫時仍然同時存在著網上和紙張兩種版本。

話說在1999年,第一份純網媒,應是蕭若元和黃毓民的《Cyber日報》,其前身是一個chat group,1999年轉型成為傳媒,2000上市,2001年執笠,我是其總編輯。

那時,每份報紙都搞網上版,後來科網股爆裂,報紙網上版的熱度減退。當時,每份報紙都遇上了一個兩難局面:人人明知網上將是未來的主流,但是如果大力去搞,馬上會丟失實體報現時的銷量、收入、利潤。

這其中,以黎智英走得最前:他的網上版投資最大、搞得最好,但同時,《蘋果日報》的銷量和利潤也跌得最快。當然,他有著政治目的,賺最多的錢不是他的最大目的。



香港的網上廣告發展得很慢,就算到了今日,其收入也遠比不上當年紙媒的全盛時期。這其中的一大原因,是網民的瀏覽量有很重要的一部分走到了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如臉書、油管等,扯薄了網上傳媒的廣告量。這是二十多年前初發展網媒時所逆料不及的。

可以說,《蘋果日報》的全力發展網媒,單單從收入來看,是得不償失的。那些按兵不動,慢慢發展網上版的傳媒,反而多賺了十幾年的現金流利潤。至於《蘋果日報》在2021年被全殲,那是由於政治問題,又是另一回事了。

政經密碼 - 周顯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