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2012 10:39
《財經天下-陶冬》澳門的荷蘭病
《財經天下》澳門,是前葡萄牙殖民地,患的卻是荷蘭病。
荷蘭病是《經濟學人》雜誌在1977年末首次提出的。上世紀六十年代荷蘭在北海發現大
量天然氣和石油資源,天然氣出口驟增,導致荷蘭盾匯率大幅升值。匯率升值扼殺了其他出口行
業的生存空間,也影響了服務業的競爭力。荷蘭出現了一業興盛,百業雕靡的畸型經濟結構,經
濟學家將此稱為「荷蘭病」。
筆者最近去澳門度假。走出碼頭,出租車站有長長的一條人龍。不斷有人打尖插隊,的士站
的菲律賓藉交通督導員對此卻熟視無睹,踱著方步夢遊。不憤之下尋求她的干涉,不料答案是「
澳門是個小地方,你還是稍安勿躁」。言外之意是小地方便可不遵守秩序,那麼要她穿著制服站
在那裏做甚麼?
澳門的服務質量在迅速下降。澳門小鎮,40萬居民,加上20萬移民,每個月要接待
200多萬遊客,人力資源上早已捉襟見肘。勞工嚴重不足,於是大量引入外勞,培訓不足,服
務水準自然下降。
*賭業一枝獨秀*
自從2003年,隨著大量內地遊客的湧入,澳門賭業迎來了一個空前的爆發期。賭業興隆
,打造出一輪建設熱潮,基礎設施與賭場、酒店遍地開花。經濟增長與房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
升,工資更出現井噴式上漲。由於賭場工資高過一般服務業數倍,伙計劈炮扔毛巾(普通話叫撂
挑子)不絕於耳。
賭業一枝獨秀,威脅著其他行業生計,澳門患上了荷蘭病。在機制上,澳門的荷蘭病,與當
年荷蘭略有不同。荷蘭的荷蘭病的核心在於匯率。荷蘭天然氣出口大增,令經常項目順差激升,
荷蘭盾大幅升值。匯率上揚,打擊了其他出口行業的競爭能力,經濟結構出現畸型。澳門幣與港
元掛勾,所以其匯率並未出現明顯的升值。澳門是以人工大幅上揚的形式,即實際匯率上升的形
式,促成經濟結構與資源向賭業集中的。
賭業繁榮,令經濟高速增長,財政盈餘創紀錄,這個當然不是壞事,但是通脹壓力也隨之驟
升。在澳門,普通市民的午餐貴過香港,租金成本一升再升。筆者去度假的悅榕莊,號稱六星級
酒店,硬件標準頗高,但是從大堂到SPA,從客房服務到餐廳(除樓上那家法式餐廳),筆者
看來無一達到五星級標準的。
更嚴重的是,潛在的社會問題。在澳門督學中心隨處可見,因為父母們均忙於在賭場打工賺
錢,子女放學後做功課等便假手於督學中心了。賭場工作時間長,不知家庭親情、子女教導又假
手誰人?
荷蘭的荷蘭病,令石油、天然氣以外的行業,因高匯率而導致競爭力下跌,這些行業出現萎
靡,甚至沉淪。荷蘭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矯正經濟的結構性失衡,效果不錯,避免了如今北
海能源資源枯竭後經濟陷入長期蕭條的情況。
澳門經濟依賴賭業致富,拋開道德立場不談,不失為經濟發展的途徑之一。但是過猶不及,
如果政府沒有適當措施來平衡經濟結構及勞工市場,則其他行業會逐步沉淪。一旦內地政策有變
或競爭出現,則經濟勢必陷入結構性困局。《陶冬》
(本文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財經天下 - 陶冬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