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鏞融芯語 - 甘蕎因 2024年5月20日

鏞融芯語 - 甘蕎因 2024年5月20日


甘蕎因 - 河東、河西? | 鏞融芯語


  5月份的兩個假期,中環變得異常冷清,但鄰近的一間米芝蓮小店在「五一」卻大排長龍。傳媒以大字標題引述老闆娘說︰「唔好咩都賴市道差,咁我哋舖又排曬隊?」 更直言「生意差就應該要檢討下自己」 。報道一出,隨即成為網上一時熱話。

  在Facebo

ok群組「全港店舖消息(開張/執笠)關注組」的討論所見,大部分人對這位老闆的說法並不認同,但某程度上說,她也有說得對的地方。生意欠佳,有時確實有店家自身的因素影響,像疫情期間和甫通關之際,確實有很多人趁著租金便宜嘗試創業,一時間不同的新店舖如沐春筍般爭相開業,惟因時間倉卒,或欠缺經驗及周詳的計劃,當中有不少店舖生意未及預期,最終要陸續倒閉,有些老闆甚至要走佬或破產。

  當然,市場的大氣候才是決定成敗的最大因素。疫情期間,作為傳統商業及旅遊旺區的中環及尖沙咀就深受重創,沒有旅客之餘,大部分人都WFH(work from home)。在疫情及限聚令的影響下,如非必要,人人都留在家中,令本土消費者都被「失蹤」了 ,兩個往日的中心區轉眼如死城一樣,而如我們這般適合較大規模聚餐的食肆,更是首當其衝。

  與之相反,住宅區的餐廳及小食店卻生意暢旺。外賣平台生意在各種優惠活動刺激下節節上升,連日式Omakase、主打Fine Dining的小店以及上門到會等商業模式亦大行其道,不少店舖一座難求,等閒都要約上兩個月才會有座位。還有超市、街市及凍肉舖等,都是當時的大贏家,父親的朋友在元朗經營海鮮檔,當時的生意就非常好。

  誓估不到,全面通關之後,情況出現180度逆轉,面對港人蜂擁北上或外遊的大趨勢,以往一位難求的餐廳風光不再,隨時一個電話就能成功訂座。很多飲食及零售業面對逆境掙紮求存,不但北區的超市及菜市場水靜鵝飛,連外賣平台都比疫情時推出更多優惠,可見本地經營環境何其惡劣。

  以前形容風水輪流轉,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之說,但世事變化,盛衰無常,在「今日唔知聽日事」的世代下 ,隨時以「一年河東,一年河西」來形容時局的變幻亦不為過,所以說,做人還是重在居安思危!

鏞記酒家行政總裁
甘蕎因
鏞融芯語 - 甘蕎因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