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4年6月11日 星期二

談財經 - 胡孟青 2024年6月11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24年6月11日


中華電力 伺機發力
中華電力 伺機發力


中電股價今年仍落後大市。(資料圖片)

人工智能(AI) 概念方興未艾,資金高度聚焦於今年升幅已超過1.5倍,市值更已超越蘋果的圖形處理器(GPU)設計及開發者輝達。然而,國際能源總署(IEA)於今年初發表的報告顯示,因應AI和加密貨幣需求攀升,未

來數據中心用電量將不斷攀升。2022年,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量僅佔全球電力需求約2% ,其中加密貨幣挖礦佔25%。

正在深入社會各應用場景的AI,其運算對能源需求主要用於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及推論,未抵達應用在實際使用場景前已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今年以來,AI產業鏈包括半導體設備、數據存儲、熱能冷卻管理、電力解決方案、軟件應用、銅、光纖、芯片、伺服器、網絡電器元件及內存記憶體相關股份股價均相繼爆升,正因如此,核能及光伏發電亦再度受市場關注。AI 用電樽頸解決方案更成為投資市場新焦點。

據資料,訓練模型耗電量傳統數據中心更龐大,資料中心運作需要更多電力,有論文指出,訓練OpenAI GPT-3大型語言模型消耗的電力,相當於130個美國家庭每年的用電量,相當於串流平台Netflix播放162.5萬小時節目的用電量。隨AI模型規模不斷擴大,更大的模型需要消耗能源只會更多,未來GPT-4的開發將需要更多能源,AI企業只有提升能源效率才可以降低耗能成本。可以想像,從ChatGPT到GPT-4到文字生成圖像及影片的Sora,能源需求只會以幾何級數上升。當地球上不少國家將數以十億計成本鞏固AI主權,耗能成本將有增無減。

香港銳意發展成智慧城市,AI應用豈容落後。今年以來本地上市電力股,已有不同程度的攀升,本地公用股中最傳統的百年老店中電控股(002),股價雖然已由年初低點反覆上升,惟相對於港燈(2638)及恒生指數依然落後。中電利潤保證是投資額的8%,在追求節能減排及可節能發展方面積極透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應對氣候變化的風險,充分發揮企業社會責任。經過2023年至2024年初進行的詳細檢討,中電進一步加強2030年所訂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目標,使集團向全球暖化溫度升幅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的目標再邁進一步。同時,中電亦恪守現有承諾及於2040年前完成逐步淘汰燃煤發電。有利潤保證又有四季息支撐,隨美國聯儲局即將進入減息周期,股價有望追回落後。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