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

圓融圓通 - 陳民傑 2020年12月10日

圓融圓通 - 陳民傑 2020年12月10日


圓融圓通——香港智能農業
  本地農業標榜有機健康和較安全,不乏捧場客。在疫情期間,有人擔心去街市買菜存在感染風險,於是訂購送上門的有機菜。但由於香港土地有限,本土農產品僅夠供應本地所需的2%。假如推動本土農業復興,應該從何發展?

新加坡政府在2018年成立「新加坡食品局」,作為統

籌糧食安全、農業經濟與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部門,推動當地生產糧食由現時佔供應的10%,到2030年提升至30%。

再看香港,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表示將設立農業園,協助培育農業科技和農場管理現代化,可見農業發展都離不開科技智慧化。

新世代對農業的看法已漸漸改變,人們重視飲食的質素和健康價值,例如有植物性飲食(plant-based diet)潮流,令高價值的農作物需求趨增。而在疫情催化下,農業生產科技進步,行業不斷轉型,其中室內耕作尤為熱門,已有私人企業將智能移動農場的概念帶到香港。

室內農場無自然環境限制,可設於市區商場內,甚至如售賣機般設置於餐廳內,讓消費者能親眼目睹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還能即買即食。室內農場系統可大大降低生產運輸成本,隨時供應新鮮且優質的食材。

基於全球氣候變化急促,專家預計將導致數百萬名傳統農民破產,但從事智能耕作的農民則不會受到影響。

智能農業研發多層式垂直種植結構、無土水耕種植、LED波長高效節能技術、雲端控制參數檢測系統及室內魚菜共生生態系統等,佔地僅2平方米的智能移動年產量相當於200平方米戶外農地,大大提高了種植效益,不僅能增加農民收入,更能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未來農業或將出現一番新景象。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主要發展金融及服務業,但時移勢易,本地農業生產卻還有一眾有心人在默默耕耘,且看香港發展智能農業,能否促進本港產業多元化,對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締造三贏局面。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email protected]。

陳民傑
圓融圓通 - 陳民傑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