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匯債 - 羅家聰 / 溫灼培 / 丁世民 2012年8月26日
暢談富論:內地經濟可復蘇
在歐元區危機以外,環球許多主要經濟體呈溫和至中等程度增長,其中美國增長緩慢、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均出現放緩、英國經濟環境惡化,而日圓升值更凸顯日本的長期問題。
環球貿易不景氣以及貿易信貸額度萎縮均反映需求下降,令國基會及經合組織雙雙下調今年的環球增長預測。
然而,自從1998年亞洲國家決定快速「整頓市場」後,目前亞洲的公共及私人財務狀況普遍皆優於西方國家。許多新興市場正繼續進行去槓杆化,同時在本地市場借入資金,我們認為,這些國家整體上可因應經濟狀況靈活調整政策。
內需成推動力
雖然食品價格需要關注,不過強勁的美元加上石油等商品價格下跌,已有助緩解輸入性通脹,意味亞洲及環球其他地區的央行,有更充裕的空間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中國5月和6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分別按年上升3%及2.2%,遠低於4%的目標水平;俄羅斯及巴西的通脹率亦持續下滑;在金磚四國中,只有印度面對通脹問題,部份原因是盧比自年初以來大幅貶值。
此外,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掩蓋了一些有用的改革。除6月及7月初減息調低了借貸成本外,北京當局已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賦予市場力量更重要的角色,實現長期改革。
這些措施包括小規模的基建投資、令人民幣更為自由浮動的金融改革、授予銀行更多自由以釐定利率、對外資開放更多領域,以及準備允許私營企業投資銀行等主要行業。
考慮到近期的財政刺激措施,連同更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或意味中國經濟於第二季見底並隨後復蘇。
長期而言,我們相信相關改革將帶來結構性變化,令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具效率,並逐漸受內需所驅動。
我們看好中國的長期前景,並視由不安情緒引發的市場調整,或可帶來投資機會。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
上一則: 德智論衡:玉米產量勢受壓
下一則: 大環境小投資:央行放水滯脹重臨 - 潘國光
暢談匯債 - 羅家聰 / 溫灼培 / 丁世民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