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鵠經志 - 盧志威 2015年9月3日
【鴻鵠經志】「神童」為何容易刷爆卡?(盧志威)
「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蘇格拉底
在接近一百年前,有心理學家使用智商測試來找天才兒童,特曼(Lewis Terman)就在1926年開始追蹤1500名IQ在140以上的小學生,其中有80人的IQ更高
達170,看看這班「神童」的人生軌跡會怎樣。
一如預期,到了晚年時,這班神童的平均薪金是普通白領的兩倍,有部份人在專業領域取得頂尖成就,拉高了平均薪金,但大部份人其實都從事警察、打字員、船員等平凡工作,且一生人之中,其離婚、酗酒、自殺率與普通人相約,故此特曼總結:「智力和成就之間並沒有完美的相關關係。」
而且更糟糕,是沒有取得大成功的「神童」,覺得自己沒能實現年少時的期望,在晚年深成挫敗感折磨,這班「神童」的生活滿意度反不如常人!
後來有些研究指出,高智商的學生,較容易感到焦慮,對日常鎖事擔憂得更多,程度也更深,更糟糕的是「高智商不等於明智的決策」,因為所有人都存在「主觀偏見」,喜歡搜集訊息來加強自身的觀點,以便在辯論中取得優勢,但這反過來令神童更難認清自身的缺陷,也更容易墜入「賭徒謬誤」、「理性障礙」這類心理陷阱,所以高IQ的「神童」,刷爆信用卡的機率也是常人的兩倍。
那究竟怎分辦小聰明還是大智慧?華盛頓郵報專欄「親愛的艾比」(Dear Abby),組織了一個由心理學家組成的專家小組,對志願者的推理和偏見進行評判:他們的論點是否全面,參選人是否能承認自身知識的局限——即「理智的謙遜」。
結果獲得高分意味著將來生活滿意度更高,人際關係質量更好,以及焦慮和重覆思考較少,明顯是「神童」夢寐以求的境界,研究顯示,如果以第三人稱的形式討論自己遇到的問題(用「他」或「她」來代替「我」),就能創造出必要的情緒距離,減少自己的偏見,從而做出更明智的辯駁,證明智慧早在古希臘,被蘇格拉底以「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表達出來,就是要承認自身的無知。
這個發現,可能解釋平凡人投資,為甚麼可能跑贏了高智商的科學家、教授,原來是平凡人不去認叻,只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減輕了犯「賭徒謬誤」、「理性障礙」錯誤的機率,決策的質素反而理智了,而聰明人容易想埋一邊,決策自然會偏頗。
所以投資者,每天起床應該懷著謙卑的心,認清能力所限,至少知道自己無知,不敢說投資必勝,但生活肯定會愉快得多。
鴻鵠經志 - 盧志威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