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4年6月2日 星期日

渾水專欄 - 渾水 2024年6月2日

渾水專欄 - 渾水 2024年6月2日




讀甚麼學科都不重要,最重要是知道自己想要甚麼。 (andresr via Getty Images)

上星期的專欄提到,年青同學選了virtual bank主修,畢業後卻發現虛銀這個行業「沒落」了,感到很彷徨。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最怕兩頭不到岸
回憶我自己以前讀書階段,學位

分類沒有現在這般複雜。現在有甚麼創意媒體、私人銀行、區塊鏈、FinTech、Robotic、ESG之類的,都是追逐商業概念。

這些學位如果屬於碩士班,給在職人士去讀,完全沒有問題。但如果屬於學士學位,就很有問題。

莘莘學子,中學畢業後未必真正知道自己喜歡甚麼,而那些科目,未免有點太專,而且專得來,只是將很多舊東西炒埋一碟。

我提過的那位同學,他其中一個控訴就是他那主修,既讀工程,又讀金融,結果兩頭不到岸。



道家有種說法: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Mitja Kobal via Getty Images)

無用之用 是為大用
當年我讀經濟系,已有一種覺悟:畢業後一定不知道自己可以做甚麼。經濟系不是一科職業或技能導向的科目,甚至是傳統定義中「無用的科目」。

可是,道家有種說法:無用之用,是為大用。當時看似沒用,但我發現現今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當初學到的知識。例如,數據分析技巧、現象分析、如何用機會成本、誘因、效益等因素觀察大局⋯⋯無論在商業世界談生意、營運公司、寫作,或是做評論節目,通通可以運用到這些智慧。

因此,說到底,讀甚麼學科都不重要,最重要是知道自己想要甚麼。只要懂得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就能縱橫江湖。

我那個年代,剛好遇上金融海嘯。商業世界的buzz words,就是「計量金融」、「風險管理」。這些學科收生要求雖然很高,但未必因為學科內容通過千錘百練,而是選得這些科目的人,本身就能力很高。

所以說到底,不要過度妄自菲薄。做好自己,精益求精。

現在互聯網世界,沒有甚麼硬知識沒法在網上學到。反而,在大學讀一些看似沒用、沒有職業導向的東西,例如經濟、哲學、歷史,這些是邏輯思維的基本,反而可鞏固自己思考的基礎,在社會上看清大局。

FB / YouTube:渾水財經Channel
IG:@muddydirtywater
Threads:@muddydirtywater
本欄逢周日刊出
渾水專欄 - 渾水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finance.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