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於2025年3月份同比回升,挺1-3月份亦稍升而止住1-2月略減之況,而2024年1-12月份的全年則下跌3.3%,其中以高技術和民生等製造多類行業賺利表現普遍理想。中央強化有效內需政策及措施達預期佳效,促社會消費及服務活動等好轉,使工業企業增加
值加快上升和改善回報,和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續增,經濟保穩中求進發展。此可在相當程度抵銷美國「關稅戰」的壓力。
*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每多多賺有良佳啟示*
來自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資料,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實現總利潤於2025年3月份同比增加2.6%,使1-3月份累達1.5093萬億元亦回升0.2%,扭轉1-2月份9109.9億元而減0.3%的態勢,業績表現反覆向好:
最重要者為(甲)規模以上的製造業企業於2025年1-3月份實現總利潤達1.082萬億元,同比增長7.6%,比1-2月份賺6395.1億元的4.8%升幅大幅提升2.8個百分點,有頗不少製造業業良佳績,特別惹人注目的是,(I)屬高技術行業的製造業企業回報每多處前列,特別是(i)「專用設備製造業」於1-3月份多賺14.2%,遠多於1-2月份5.7%升幅,成為各業賺利增長之第3位。第4位為「通用設備製造業」多賺9.5%,亦比1-2月份的升幅6%高3.5個百分點。難得的是(iii)「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於一季度多賺7.5%,而1-2月份則利潤減少2.4%。「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一季度總利潤增加3.2%,而1-2月份則少賺9.4%,國民經濟提質升級發展,對計算機、通訊等相關產品和服務需求會持續強烈。
*農副食品紡織等業多賺幅度提升*
同樣重要的是與民生日用有關的製造業多賺,如(v)農副食品加工業於1-3月份多賺40.3%,比1-2月份的37.8%升幅擴大,成為各業賺利龍頭;紡織業多賺7.1%,同樣比1-2月份所升的5.7%為高,顯居民增加在食與用的消費,該受惠於中央的力促有效內需政策。
還有(III)能源和資源行業業績亦佳:(vii)「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的利潤總額增長6.1%,而(viii)「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利33.4%,居次位。有若幹行業的工業企業少賺者有「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少賺3.1%,乃受比較基礎高的影響。(x)「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減虧,和「黑色金屬治鍊和壓延加工業」虧轉盈,亦為相對良性的啟示。
*收入及營業收入利潤率皆提升增長幅度*
再看(乙)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經營資料,亦有改進:(一)營業收入與成本皆加快增長:實現營業收入於2025年1-3月份達32.14萬億元同比增加3.4%,比1-2月份的升幅2.8%高0.6個百分點,即使發生營業成本27.44萬億元同比增加2.6%,但營業收入利潤率4.7%,較1-2月份的4.5%要高0.2個百分點。
(二)工業企業的資金周轉情況為(i)應收帳款25.59萬億元同比增加9.9%,平均回收期為21.2天,比上年同期增多0.1天,而今年1-2月份則為22.3天;產成品存貨6.55萬億元增長4.2%,產成品存貨的周轉天數平均達70.9天,比上年同期多4.0天。
企業的生產營銷和回報漸次回穩向好,使(三)資產負債情況相對理想:資產總值於2025年3月底時達180.23萬億元同比增長5.3%,高於1-2月份所增5%約0.3個百分點;即使負債總計104.02萬億元增5.4%,但所有者權益76.35萬億元增4.6%,比1-2月份之數高0.2個百分點,資產負債比率為57.7%。
*中央全面擴大國內需求會強化工業產銷*
要注意,中共中央政治局2024年12月9日會議,對2025年經濟發展的政策重要指示為(1)「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做法是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和(2)「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兩大法門。以我為主的經濟發展策略,最可取之處乃因中國已為世界各國爭相爭取有重大發展潛力市場,故中國強化本國的市場之「肥水」發展,肯定獲益良多,更能以此作為對以美國為主的國際爭取更強更大的合法合理的和平發展話語權。中國的工業企業當然大有發展的空間。《資深財經評論員 黎偉成》(waishinglai210@yahoo.com.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談國論企 - 黎偉成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