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

羅是揚專欄 - 羅是揚 2025年6月27日

羅是揚專欄 - 羅是揚 2025年6月27日


【羅是揚專欄】搣甩遺址 雞犬升仙?
【羅是揚專欄】搣甩遺址 雞犬升仙?
眨眼過去半年,媒體及自媒體們,都陸續開始進行一連串的半年結。上半年的財經大事,首推當然是關稅戰,卻不是要說特朗普如何雷厲風行,而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如何雷聲大雨點小地結束。近日的伊以衝突,令市場在半年結前出現波

動,但這些都離香港股民太遠。對筆者來說,上半年對香港最重要的財經大事,必定是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遺址」,上演了一場極亮麗的復仇戰。

「國際金融中心遺址」,這個詞彙或許已變得有點陌生了,不過記得一年多前,這個詞彙曾風靡一時,不單口耳相傳於網絡,更曾登上立法會討論的殿堂。無他,只因疫後經濟比疫情期間更差,香港股市表現慘淡,外資陰乾式離場,來港上市公司數目大萎縮,各種跡象都顯示香港賴以自豪的金融業,已經大不如前。基於種種原因,港人對於面對的困境,不敢宣諸於口,反觀在小紅書等內地社交媒體,卻有一大群同胞搶閘奚落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出處,正是來自內地網絡輿論。

由23年底到25年中,究竟發生過甚麼事,令香港能夠像唐家霸王槍般,重奪兵器譜上第一位?唔,其實甚麼事也沒有發生過,香港經濟依然低迷,就在這星期,不是有間歷史悠久的大型餅家結業收場?「執10間,開返16間」從來只存在於幻想中,晚上到街上走一轉,即使天氣多炎熱,你依然會感受到消費寒冬的那份寒意。大型銀行裁員,失業率惡化,這些都正在上演中。然而股市與經濟的關係,從來都是若即若離,經濟再差,只要市場有資金,股市依然會升。港股與香港經濟出現脫鈎,也正在上演中。

恒指的升勢,是由去年年底開始的。早兩年分段離港的資金,突然一窩蜂湧回香港。坊間對此有一百個解釋,但最靠譜的一個,是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由於他是著名的神經刀,政策天天獻新猷,雖然美國資產吸引力未改,但為了分散風險,部分資金調回亞太區也情有可原,於是香港就成為了這些資金的停泊港。泊了些少日子,投資者難免手痕,於是小注進場下注,作為生活的調劑。然而大戶的小注,可能已經等同普通市場參與者的無數注,港股順勢而起,基金或資產管理公司不怕大市夾上,但最怕夾上時卻「無貨底」被客戶問責,自然跟風入場。真實細節肯定有出入,但框架大致就是如此。就這樣,恒指在未有經濟基礎支持下,徐徐升上兩萬四,教科書式的資金市,大抵也是如此。

既然錢多,受惠的自然是新股市場。寧王駕到,掀起新股市場回勇的序幕,各類型大中小企、行業龍頭還是初哥、賺錢中抑或有待實現盈利,紛紛以集資的結果為目標,推動掛牌進程。當然企業要上市,也不是三五七日就可招股,有集資需要的公司當然早就預備好,投行們也一早四處找生意說人上市,為的就是把握這種市況,做幾多賺幾多。也不知已有多久未見過一日有幾隻新股招股,但整個六月,卻幾乎天天如是。為了把握資金市、為了有更高估值、為免過了六月又要更新季度財報,竟然連屢敗屢戰的小超保險,也成功過關招股。是否水尾不敢斷言,但雞犬升仙式的上市掛牌,投資者要小心地滑。

何謂雞犬升仙式的掛牌?看看那些新股的超購倍數,以及它們的首日表現就知道。市場確實是錢太多,質素好的股份有人追捧合情合理,但連質素欠奉的新股,現時招股也輕易獲得逾百倍、甚至幾百倍的超購,原因就是資金成本太便宜,很多人抱著不妨一試的心態。有網上證券行甚至推出,零息抽新股服務,只要付些少手續費,你拿著一成資金,就可零息借九成抽新股,若你早已有打新念頭,怎會不借?但這卻會令企業管理層產生錯覺:我很優秀,所以人人爭相認購我,於是以招股價上限定價,以及用回撥機制增加公開認購比例。但這些公開認購資金,很多都是即日鮮!結果?自然是大批質素未夠好的企業,首日破發收場。

當然,帶動港股回勇的,還有眾多與科技主題。AI人工智能佔據了第一季,任何與AI扯上關係的股份,都曾經有過一段爆發;直至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出台短暫急跌後,大市亦很快強勢歸來。至於穩定幣就成了半年結前的最新炒作議題,炒作不要緊,畢竟股市也是發夢的地方,但卻最怕炒錯主題,像某證券行拿了虛擬資產交易牌照,代表它可以發行穩定幣嗎?當然不是!不過市場卻沒有理會照炒可也。誰敢肯定是將錯就錯?抑或別有用心?

誠然,香港從來都是國際金融中心,就算是人人討論香港成為「遺址」的時間,事實上離「遺址」依然很遠很遠。畢竟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除了有穩健的股市和強勁的資金流動外,發達的金融基建、平穩的政治環境、獨立的司法框架、各類型的專業服務等,都是香港的「底」,而且「底」夠厚。小超的哥哥曾經有句名言:「保住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千萬、千萬不要失去」;然而今年他的公司想賣港口,卻直至今天依然拉鋸中。他不正是以自身的經歷,反證平穩的政治環境、獨立的司法框架正面臨挑戰?

香港上演了國際金融中心復仇戰,適逢國安法實施5周年,作為愛國市民,不用說也知道是在國安法的支持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才得以鞏固,實在感恩到,想扮演用Rap歌頌國安法的學生們以作支持!對於造謠生事,國安法當然零容忍!唔,突然記起「國際金融中心遺址」不正是來自內地網絡嗎?對於造謠生事,國安處要執法嗎?

羅是揚

【羅是揚專欄】搣甩遺址 雞犬升仙?
眨眼過去半年,媒體及自媒體們,都陸續開始進行一連串的半年結。上半年的財經大事,首推當然是關稅戰,卻不是要說特朗普如何雷厲風行,而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如何雷聲大雨點小地結束。近日的伊以衝突,令市場在半年結前出現波動,但這些都離香港股民太遠。對筆者來說,上半年對香港最重要的財經大事,必定是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遺址」,上演了一場極亮麗的復仇戰。

「國際金融中心遺址」,這個詞彙或許已變得有點陌生了,不過記得一年多前,這個詞彙曾風靡一時,不單口耳相傳於網絡,更曾登上立法會討論的殿堂。無他,只因疫後經濟比疫情期間更差,香港股市表現慘淡,外資陰乾式離場,來港上市公司數目大萎縮,各種跡象都顯示香港賴以自豪的金融業,已經大不如前。基於種種原因,港人對於面對的困境,不敢宣諸於口,反觀在小紅書等內地社交媒體,卻有一大群同胞搶閘奚落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出處,正是來自內地網絡輿論。

由23年底到25年中,究竟發生過甚麼事,令香港能夠像唐家霸王槍般,重奪兵器譜上第一位?唔,其實甚麼事也沒有發生過,香港經濟依然低迷,就在這星期,不是有間歷史悠久的大型餅家結業收場?「執10間,開返16間」從來只存在於幻想中,晚上到街上走一轉,即使天氣多炎熱,你依然會感受到消費寒冬的那份寒意。大型銀行裁員,失業率惡化,這些都正在上演中。然而股市與經濟的關係,從來都是若即若離,經濟再差,只要市場有資金,股市依然會升。港股與香港經濟出現脫鈎,也正在上演中。

恒指的升勢,是由去年年底開始的。早兩年分段離港的資金,突然一窩蜂湧回香港。坊間對此有一百個解釋,但最靠譜的一個,是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由於他是著名的神經刀,政策天天獻新猷,雖然美國資產吸引力未改,但為了分散風險,部分資金調回亞太區也情有可原,於是香港就成為了這些資金的停泊港。泊了些少日子,投資者難免手痕,於是小注進場下注,作為生活的調劑。然而大戶的小注,可能已經等同普通市場參與者的無數注,港股順勢而起,基金或資產管理公司不怕大市夾上,但最怕夾上時卻「無貨底」被客戶問責,自然跟風入場。真實細節肯定有出入,但框架大致就是如此。就這樣,恒指在未有經濟基礎支持下,徐徐升上兩萬四,教科書式的資金市,大抵也是如此。

既然錢多,受惠的自然是新股市場。寧王駕到,掀起新股市場回勇的序幕,各類型大中小企、行業龍頭還是初哥、賺錢中抑或有待實現盈利,紛紛以集資的結果為目標,推動掛牌進程。當然企業要上市,也不是三五七日就可招股,有集資需要的公司當然早就預備好,投行們也一早四處找生意說人上市,為的就是把握這種市況,做幾多賺幾多。也不知已有多久未見過一日有幾隻新股招股,但整個六月,卻幾乎天天如是。為了把握資金市、為了有更高估值、為免過了六月又要更新季度財報,竟然連屢敗屢戰的小超保險,也成功過關招股。是否水尾不敢斷言,但雞犬升仙式的上市掛牌,投資者要小心地滑。

何謂雞犬升仙式的掛牌?看看那些新股的超購倍數,以及它們的首日表現就知道。市場確實是錢太多,質素好的股份有人追捧合情合理,但連質素欠奉的新股,現時招股也輕易獲得逾百倍、甚至幾百倍的超購,原因就是資金成本太便宜,很多人抱著不妨一試的心態。有網上證券行甚至推出,零息抽新股服務,只要付些少手續費,你拿著一成資金,就可零息借九成抽新股,若你早已有打新念頭,怎會不借?但這卻會令企業管理層產生錯覺:我很優秀,所以人人爭相認購我,於是以招股價上限定價,以及用回撥機制增加公開認購比例。但這些公開認購資金,很多都是即日鮮!結果?自然是大批質素未夠好的企業,首日破發收場。

當然,帶動港股回勇的,還有眾多與科技主題。AI人工智能佔據了第一季,任何與AI扯上關係的股份,都曾經有過一段爆發;直至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出台短暫急跌後,大市亦很快強勢歸來。至於穩定幣就成了半年結前的最新炒作議題,炒作不要緊,畢竟股市也是發夢的地方,但卻最怕炒錯主題,像某證券行拿了虛擬資產交易牌照,代表它可以發行穩定幣嗎?當然不是!不過市場卻沒有理會照炒可也。誰敢肯定是將錯就錯?抑或別有用心?

誠然,香港從來都是國際金融中心,就算是人人討論香港成為「遺址」的時間,事實上離「遺址」依然很遠很遠。畢竟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除了有穩健的股市和強勁的資金流動外,發達的金融基建、平穩的政治環境、獨立的司法框架、各類型的專業服務等,都是香港的「底」,而且「底」夠厚。小超的哥哥曾經有句名言:「保住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千萬、千萬不要失去」;然而今年他的公司想賣港口,卻直至今天依然拉鋸中。他不正是以自身的經歷,反證平穩的政治環境、獨立的司法框架正面臨挑戰?

香港上演了國際金融中心復仇戰,適逢國安法實施5周年,作為愛國市民,不用說也知道是在國安法的支持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才得以鞏固,實在感恩到,想扮演用Rap歌頌國安法的學生們以作支持!對於造謠生事,國安法當然零容忍!唔,突然記起「國際金融中心遺址」不正是來自內地網絡嗎?對於造謠生事,國安處要執法嗎?

羅是揚


【羅是揚專欄】搣甩遺址 雞犬升仙?
羅是揚專欄 - 羅是揚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