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耀:黃金作為投資組合多元化工具和對沖風險的價值明顯 郭家耀

今年第二季度,黃金市場呈現強勁需求,總需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達到1,249噸,價值則躍升45%至1,320億美元。這一表現主要得益於全球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流入、零售投資的活躍以及央行持續購金。根據
世界黃金協會的報告,黃金價格在季度內屢創新高,平均價格達每安士3,280.35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40%。儘管珠寶需求因高價而疲軟,但投資需求成為支撐市場的主要力量。展望全年,黃金投資前景樂觀,預計需求將維持高位,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
首先,從需求面分析。投資需求是2025年上半年黃金市場的亮點。全球黃金ETF在第一季度流入226.6噸後,第二季度繼續流入170.5噸,雖然較前一季度放緩,但仍處於歷史高位。報告指出,地緣政治緊張、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以及黃金的避險屬性吸引了機構投資者。零售投資也表現強勁,金條和金幣需求較去年同期增長11%,達到306.8噸。這反映出消費者在動盪時期偏好黃金作為資產保值工具。特別是中國和印度市場,零售投資超越珠寶需求,成為主要驅動力。在中國,股市波動和地緣風險促使消費者轉向黃金;而在印度,高價雖抑制珠寶購買,但金條需求因股市估值過高而相對增加。
央行購金雖在第二季度放緩至166.5噸,較第一季度下降33%,但全年預期仍維持健康水平。世界黃金協會將全年央行需求預測小幅下調,但強調長期趨勢不變:央行正利用黃金的多樣化屬性,從美國資產轉向黃金配置。年度調查顯示,許多央行視黃金為對沖美元風險的工具,尤其在關稅和稅收擔憂下。儘管第二季度買盤減弱,可能因高價帶來審慎考量,但預計下半年價格穩定將重燃買入需求。
珠寶需求則持續低迷。第二季度珠寶製造量下降14%至356.7噸,幾乎退回2020年疫情水平。高價是主要因素,消費者適應能力不如以往。在中國,零售商面臨黯淡前景,雖然鉑金競爭減弱,但經濟放緩和關稅影響抑制消費。印度經濟雖活力十足,但預計下半年增長放緩至6.1%,結合高價,珠寶需求將維持疲軟。報告強調,儘管需求量下滑,珠寶價值卻普遍上漲,顯示消費者支出轉向高品質產品。
科技需求小幅下滑2%至78.6噸,受高價、經濟放緩和關稅影響。但人工智能相關應用成為亮點,預計抵銷部分負面因素。電子產品需求下降2%,但AI投資熱潮支撐了整體趨勢。展望下半年,科技領域預計繼續增長,儘管面臨挑戰。
供應面則呈現增長態勢。第二季度總供應量增長3%至1,248.8噸。礦產產量創季度紀錄,達908.6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加納、加拿大和智利的新項目和產能擴張是主要驅動力,高利潤邊際激勵生產商維持高產能。淨生產商對沖維持低位,顯示生產商偏好暴露於高價環境。回收供應增長4%至347.2噸,但低於價格漲幅預期,主要因舊珠寶變現受限。報告指出,地緣風險、價格敏感度轉變以及無經濟困境跡象,抑制了回收活動。實質可支配收入在主要回收市場維持正增長,平均達5年均值以上。
展望2025年,世界黃金協會預測需求和供應將反映中期動態。投資預計增長,全球ETF有上行潛力,但短期可能面臨美元擠壓風險。美元在上半年大幅貶值,預計中期結構性走弱,但短期反彈可能阻礙黃金投資。聯儲局從9月起減息,降低機會成本,吸引更多投資者加入。零售投資預計僅小幅放緩,中國可能因股市回暖而稍減,印度則因經濟放緩而令黃金變得相對吸引。
珠寶需求全年維持弱勢,經濟驅動乏力,價格小漲難以刺激復甦。科技需求預計持續,AI支出抵銷關稅和放緩影響。央行需求小幅下調,但長期趨勢穩固。供應預計創紀錄,礦產增長至新高,回收小幅上升。
黃金作為投資組合多元化工具和對沖風險的價值明顯,黃金與美元反向移動,美元走弱使黃金對非美元持有者更具吸引力。投資需求仍有空間,ETF持有量和投機淨頭寸遠低於歷史高點。預計2025年全球需求達4,850噸,為2011年來最高。聯儲局降息將壓低實質利率至負值,利好黃金表現。投資者應關注聯儲局政策、地緣事件和人工智能趨勢,儘管短期波動可能存在,黃金長期作為避險資產的角色不變,適合多元化配置。
港灣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總監郭家耀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及相關人士沒持有上述股份)
星期一‧炒啲乜 - 郭家耀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