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需求帶動 黃金價格續創新高
廣告
本週三(10月1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12月黃金期貨收漲24.3美元,報每盎斯3,897.5美元,續創歷史新高,升幅主要受到美匯走弱,以及在美國政府關門後的避險需求推動。
閱讀全文
本週影響黃金市場的主要力量來自於聯邦儲備局政策
預期、地緣政治風險及經濟數據的綜合作用。在貨幣政策方面,聯儲局官員的表態出現明顯分歧,形成多空力量的拉鋸戰。
新任理事米蘭與理事鮑曼持相對鴿派立場,他們認為勞動市場呈現「更加脆弱」的跡象,暗示支持進一步減息;相反地,堪薩斯聯儲主席施密德和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則維持鷹派觀點,持續強調通脹風險尚未完全消除。
這種政策立場的分化,使得市場對利率路徑的預期出現波動,具體表現為對10月減息25個基點的預期,從94%降至85%;但對12月前累計減息兩次的預期卻在升溫。
美政府停擺牽動市場情緒
經濟數據方面呈現錯綜複雜的局面。最令人意外的是ADP就業報告顯示,9月私人部門就業人數減少32,000人,遠低於市場預期的增加50,000人,這是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就業數據首次出現連續下降,強化了市場對經濟放緩的擔憂。
然而,同時公布的經濟增長數據卻顯示第二季度經濟年增率高達3.8%,不僅超出預期,更創兩年來最快增速。這種就業市場放緩與經濟增長強勁並存的矛盾現象,使得聯儲局的決策環境更加複雜,也為黃金市場帶來了不確定性。
在地緣政治層面,美國政府停擺危機成為主導市場避險情緒的關鍵因素。由於國會未能及時通過撥款法案,美國聯邦政府部分機構自10月1日起面臨停擺風險。
這一政治僵局,不僅導致包括非農就業報告在內的重要經濟數據推遲發布,更重要的是,加劇了市場對美國政治治理能力的擔憂。
從歷史經驗來看,政府停擺期間往往會激發避險資產的需求,本次事件直接推動金價在本週二(9月30日)突破3,900美元關口,成為本週最重要的價格催化劑。
實物需求層面呈現出區域性差異與價格傳導的特徵。內地市場由於臨近「10•1」國慶與中秋雙節長假,黃金消費市場顯著升溫。具體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零售額累計達1,9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3%,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從市場參與者結構來看,機構投資者與零售投資者的行為出現分化。
機構投資者更關注宏觀經濟指標與利率政策變化,而零售投資者則對地緣政治風險和通脹避險需求表現出更高敏感度。
這種參與者結構的特徵,使得黃金市場對各類訊息的反應更加多元,也增加了價格波動的複雜性。特別是在美國政府停擺等特殊事件期間,這種結構性特徵表現得尤為明顯。
建議讀者可於3,830.3美元購(12月)期金,目標價3,975.3美元;止蝕3,748.1美元。
撰文:經一編輯部
勁一專欄 - 葉佩蘭博士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dige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