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8年2月15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8年2月15日


內地股市變臉之告白


內地股市變臉之告白


內地官媒經常發表看好A股的評論。(資料圖片)
相比外圍,內地A股市況更是摸不著頭腦及叫人難以費解。官方不斷說,經濟形勢大好,改革紅利實現;另一方面,股市卻續尋底,官媒就空群而出,每日都刊發評論,雖再沒有豪情壯語指大牛市可期,但日日大派定心丸,日

日呼籲投資者認清形勢,要有信心,切忌恐慌。可是,愈多加油打氣言論,股市卻仍在日日洩氣。在沒有實際原因下出現的跌市,最為之可怕,這是內地股市存在的問題,市場很自然會問:到底出了甚麼亂事、有甚麼大事發生?打槓桿成為解釋跌市原因,惟曾幾何時,不是很久之前,去槓桿成為支撐市場向上、內銀估值提升重大理由,為何突然變臉?

市場常說內地資金緊張,但執筆時用市場利率作衡量,資金談不上緊,上海隔夜同業拆息3厘不夠,較早年春節假期前高水平,完全是兩回事。內銀流動性其實充裕,但分配不均是鐵一般事實,造成信貸分配出現極不平衡格局。這困局並非近年發生,正因如此,銀行表外業務及影子銀行因而冒起,透過民間資金及循官方途徑獲取信貸,再藉槓桿,製造乘數效應,變成支撐經濟、投資及投機活動大水喉。

高盛計算過,經理財產品、基金管理產品、信託及券商資產管理業務所投放的信貸相關產品規模,實際達逾60萬億元。這個金額,大致界定為影子銀行或表外業務重要一環,現在被棒打,無形中造成經濟、企業活動、投資及投機市場有相當等值資金缺口。試想如由銀行正規貸款去補充這空洞,即使每月新增貸款2萬億元,也要30個月才湊夠,這樣銀行新增貸款每月就可需要3萬億至4萬億元,對銀行不是好事。其他直接融資渠道,基於怕股市跌、怕債市爆、總之甚麼也有掣肘,注定減槓桿時間愈拖愈長。

內地債務佔GDP比重達約280%,基於去年名義增長逾11%,債務佔比上升幅度有所減慢。以此作為去槓桿成效指標的話,經濟需要不斷推高,但到頭來只會是零和遊戲,事關信貸增長會一併上升。過去兩年,央企、地方政府減債,居民成為推動經濟的接力,搞熱了樓市,刺激經濟,卻令家庭債務累積逾46萬億元,過去兩年每年按年升兩成。今日內地又提到居民去槓桿,槓桿責任又由哪個環節去承擔?保增長及去槓桿,從來都存在矛盾,相信要待中國放棄一系列經濟表現硬指標,才會令政策有更大彈性。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