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0年1月10日 星期五

宗環伸談 - 談伸鏹 2020年1月10日

宗環伸談 - 談伸鏹 2020年1月10日


談伸鏹:無人機襲擊:以殺害大量旁人掩飾的暗殺行動

談伸鏹:無人機襲擊:以殺害大量旁人掩飾的暗殺行動

【專訊】近期最大新聞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親自下令,在伊拉克巴格達機場附近,以MQ-9 Reaper drone(無人駕駛飛機),發射多枚Hellfire飛彈,擊斃統領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的

指揮官蘇萊曼尼將軍。據報,同行的其他9位隨從和伊拉克軍方人士,亦一齊被殺。

這次行動把中東局勢推向緊張,甚至戰爭邊緣。美方殺蘇萊曼尼的藉口是自衛,阻止他繼續計劃攻擊美國軍事、國民和資產,有助減低伊朗威脅。這個說法有點牽強,情報似乎未有顯示蘇萊曼尼正在進行軍事計劃,所以攻擊發生後,美國的第一個新聞發布,連""planning imminent attack""(計劃短期內的襲擊)的字眼都沒有,但後來就加上了。

空襲反助團結伊朗政府人民
相信殺蘇萊曼尼的真正原因是為了報仇,早前在伊拉克,有美國認為是伊朗支持的武裝部隊,對美國人士和財產發動攻擊,死了一名合約工作人員。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見到大群伊拉克「示威者」(暴徒?),一度包圍美國大使館,令他想起2012年在利比亞Benghazi發生的攻破美國大使館和殺害大使事件。在2016年選舉中,特朗普經常以此事來攻擊2012年時任國務卿希拉里。所以他以此超比例的危險反應來企圖表揚自己的強硬立場和比希拉里強的領導能力,當然亦希望此行動對他連任選情有幫助。但似乎暫時對他的國民支持率未有明顯反應,西方盟國就更加表露驚訝,盡量勸雙方克制,把局勢降溫,反而對團結伊朗政府和人民的反美情緒,就有巨大幫助。

到現時為止,伊朗的反應尚算克制。第一步行動是宣布將不遵守2015年,伊朗與美、英、法、俄、中,加德國和歐盟訂下的核協議的鈾元素提煉上限,當然在特朗普上台後,他病態式的痛恨奧巴馬所有成就,所以一早已單方面退出此國際公認為公平且有效的伊朗核協議。非常可惜,可算是特朗普的最大外交錯誤!特朗普自以為是上帝,或最少是上帝級的""deal maker""(交易者)。不幸事實是恰恰相反,即使跟韓國的去核化談判(看完伊朗,打死都不會),都未能得到任何成果,小醜式的宣布與金正恩「墮入愛河」,反而犧牲了美國總統寶座的威嚴。

專家估伊朗或再襲美官員
軍事上,伊朗也必須作出一些反應。在蘇萊曼尼的葬禮後不久,即進行針對兩美軍基地的飛彈襲擊,但後來又宣布不想打仗。奇蹟地竟然毫無人命傷亡(伊朗稱有80人傷亡,但不太可信),所以雖然本周初全球市場略有調整,但當特朗普在周三發言,認為伊朗願意""stand down""(停止攻勢)時,美股即時大幅反彈,但到尾市時段,又當傳來再有兩枚飛彈落在美軍駐紮的""Green zone""(綠色安全地帶)內時(亦沒有死傷),美股又再稍為回落。不打仗當然是好消息,但有專家指出,伊朗仍有可能在日後,在全球各地,對個別美國官員進行襲擊。

今年的頭兩星期,全球股市有點震盪,但仍然不弱。尤其我去年底提過的半導體和中國新零售板塊,表現都非常淩厲。邏輯晶片股如AMD和Nvidia都頗強,但近日愈來愈多記憶體周期見底跡象,所以三星已破歷史新高,Hynix、美光(Micron)和Western Digital等,亦已開始升穿過去一年通道。台積電可能是全球最重要的一家公司,近兩周在台灣選舉前整固一輪,但這兩天又再蠢蠢欲動,看來在短期內很可能再展升浪,順勢帶動台灣加權指數衝破在1990年創下的歷史高位。近日有傳聞美國企圖限制荷蘭ASML的EUV器材出口到中國,但對股價的影響極微。

記憶體行業現周期見底跡象
大家應留意即將在香港上市的曠視,股票炒不炒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看這宗在美國黑名單的公司,如何找方法脫離美國技術出口限制的魔爪,能夠找到Nvidia GPU晶片的替代品。

我已提過一次,有位內地策略師曾跟我說過,今年中美第二階段貿易談判的重點,將關乎兩家企業:中國的華為,和美國的波音,兩家都對其國家有極大戰略意義,我覺得有點道理。交換條件將大概是,如美國不稍為放鬆對華為和其他黑名單上公司,中國將繼續堅持罷買波音客機。禍不單行,在伊朗還擊後不久,在伊拉克又有一架737-800型號客機失事墜毀,意外原因仍未知,有可能是人為,亦可能是引擎或波音機身問題。巴菲特藝高人膽大,傳聞已開始撈底。

為何美國堅持殺蘇萊曼尼,是一次自衛性的""targeted killing""(目標殺人),而不願承認是一次""assassination""(暗殺)行動呢?這是個法律問題。在《國際人權法》和《武裝衝突法》(Law of Armed Conflicts)來說,主動在戰場以外地區進行政治暗殺屬違法,尤其這次行動中,亦有伊拉克軍方人員死亡,所以美國行為肯定是違法的。再者,特朗普曾恐嚇如伊朗採取報復,將襲擊52個伊朗目標,包括一些文化遺產,這做法更肯定是違反國際法的。但美國是超級強國,一向目中無人,對國際法根本視若無睹。美國唯一要稍為尊重的,只有美國自己的法律。

美堅持否認暗殺 是法律問題
在1960年代,美國極喜愛在全球各地進行暗殺行動。最有名的是曾最少8次嘗試以狙擊手和下毒等方法,企圖暗殺古巴領袖卡斯特羅(Fidel Castro),但他像貓般有九條命,竟然每次都逃過厄運。但這不良的暗殺風氣,後來也蔓延到美國。在數年間,美國總統甘迺迪(JFK)、他的弟弟Robert,和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等,都相繼被暗殺,美國政府就開始反思以暗殺作為外交政策的合法性,以及道德問題。到了1976年,福特總統終於頒下Executive Order 12333: ""No person employed by or acting on behalf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shall engage in, or conspire to engage in, assassination.""(不許任何受顧於或代表美國政府的人,參與或計劃參與任何暗殺行動)。這指令亦被之後多任總統延續。

但到了2001年的911恐襲後,美國當然極想報仇,想盡辦法消滅拉登和其他極端伊斯蘭恐怖分子。但他們並非正規軍,經常躲在阿富汗、也門和索馬里等中東和非洲的民間地區,不方便動用軍隊,其實暗殺可能更有效。但暗殺又違反總統指令,如何是好呢?剛好drone技術在那時候發展起來,正可利用來繞過暗殺的法律障礙。

恐怖分子崛起 暗殺更有效對付
如果用狙擊手或下毒等方法,很難逃避被定性為暗殺,但如果用drone,就較容易定性為軍事行動上的「目標殺人」。而且drone襲擊尚有另外兩個好處,成功命中率極高,比用殺傷力小很多的槍械有效得多,失手機會很低。除此,行動可在數千里外,經無線電和衛星導航執行,根本不需任何美軍冒生命風險,雖冷血,但不是更完美嗎?

似乎紀錄上美國第一次drone襲擊,是在2004年小布殊命令下發生的,目標是巴基斯坦內的一些恐怖分子。在小布殊任內,估計他批准了50多次類似行動。到了奧巴馬年代,雖然他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但他仍愛上了drone attack,在他8年任內,估計批准了高達500多次行動,官方死亡人數近4000,美國承認其中最少300多人是無辜的平民!官方定義是在目標附近,任何超過18歲的男子,都算是軍人,除非有特別證據推翻。即是說,美國官方承認300多個無辜平民死者,都是婦孺!非官方的傷亡估計數字當然更高,超過1萬,平民死亡人數可高達三成。

無人機命中率高 失手機會較低
計算下來,即是奧巴馬平均約每5天就批準一次行動,每次死亡人數約8個。另一看法是如每次行動的主目標只為一人,那麼奧巴馬就多殺了3000多人,以此作為掩飾暗殺行動的藉口!如對drone襲擊有興趣,建議觀看2015年的一部電影《Eye in the Sky》,頗寫實地描述某次行動,參於者的內心掙紮,和最後如何醜陋地找方法繞過面對的道德問題。

到了特朗普年代,更變本加厲,據報在上任後頭36天,已下了45個drone襲擊命令!後來所有drone襲擊變得更秘密,特朗普更下令豁免情報機關的行動,毋須作出每年行動死傷報告,但軍方則仍需要。其實軍方和CIA經常進行所謂""double tapping""的聯合行動,所以現在更難得到詳細資料。但從非官方資料估計,特朗普的drone行動頻率,可能比奧巴馬高出50%,或甚至3倍以上!根據估計,去年在阿富汗,因包括drone襲擊的美軍行動而死亡的平民數目,比塔利班所殺害的更多。

我是一個熱愛和平的人,更當然反對暗殺行動。但把暗殺假裝為drone襲擊就更邪惡,傷及更多無辜。我寧願他們回到如占士邦片中的年代,派出間諜和殺手,用槍用刀來暗殺,傷及無辜的人數少很多,道義上亦較公平,殺手也須冒上一定風險。但電影歸電影,現實中的科技不停進步,包括殺人的科技。既然有了更有效的drone技術,永遠回不了頭,最多只會說將加入更多AI技術,令到襲擊變得更精準。

想一想,暗殺科技的演變,亦是我過去兩周分析過的舊石器時代情緒(人類仍不停打仗)、中世紀制度(法律)與神級科技(drone)結合的「好例子」。

(中環資產持有AMD、Nvidia、三星、Hynix、美光、Western Digital、台積電及ASML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談伸鏹 宗環伸談]
談伸鏹:無人機襲擊:以殺害大量旁人掩飾的暗殺行動

【專訊】近期最大新聞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親自下令,在伊拉克巴格達機場附近,以MQ-9 Reaper drone(無人駕駛飛機),發射多枚Hellfire飛彈,擊斃統領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的指揮官蘇萊曼尼將軍。據報,同行的其他9位隨從和伊拉克軍方人士,亦一齊被殺。

這次行動把中東局勢推向緊張,甚至戰爭邊緣。美方殺蘇萊曼尼的藉口是自衛,阻止他繼續計劃攻擊美國軍事、國民和資產,有助減低伊朗威脅。這個說法有點牽強,情報似乎未有顯示蘇萊曼尼正在進行軍事計劃,所以攻擊發生後,美國的第一個新聞發布,連""planning imminent attack""(計劃短期內的襲擊)的字眼都沒有,但後來就加上了。

空襲反助團結伊朗政府人民
相信殺蘇萊曼尼的真正原因是為了報仇,早前在伊拉克,有美國認為是伊朗支持的武裝部隊,對美國人士和財產發動攻擊,死了一名合約工作人員。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見到大群伊拉克「示威者」(暴徒?),一度包圍美國大使館,令他想起2012年在利比亞Benghazi發生的攻破美國大使館和殺害大使事件。在2016年選舉中,特朗普經常以此事來攻擊2012年時任國務卿希拉里。所以他以此超比例的危險反應來企圖表揚自己的強硬立場和比希拉里強的領導能力,當然亦希望此行動對他連任選情有幫助。但似乎暫時對他的國民支持率未有明顯反應,西方盟國就更加表露驚訝,盡量勸雙方克制,把局勢降溫,反而對團結伊朗政府和人民的反美情緒,就有巨大幫助。

到現時為止,伊朗的反應尚算克制。第一步行動是宣布將不遵守2015年,伊朗與美、英、法、俄、中,加德國和歐盟訂下的核協議的鈾元素提煉上限,當然在特朗普上台後,他病態式的痛恨奧巴馬所有成就,所以一早已單方面退出此國際公認為公平且有效的伊朗核協議。非常可惜,可算是特朗普的最大外交錯誤!特朗普自以為是上帝,或最少是上帝級的""deal maker""(交易者)。不幸事實是恰恰相反,即使跟韓國的去核化談判(看完伊朗,打死都不會),都未能得到任何成果,小醜式的宣布與金正恩「墮入愛河」,反而犧牲了美國總統寶座的威嚴。

專家估伊朗或再襲美官員
軍事上,伊朗也必須作出一些反應。在蘇萊曼尼的葬禮後不久,即進行針對兩美軍基地的飛彈襲擊,但後來又宣布不想打仗。奇蹟地竟然毫無人命傷亡(伊朗稱有80人傷亡,但不太可信),所以雖然本周初全球市場略有調整,但當特朗普在周三發言,認為伊朗願意""stand down""(停止攻勢)時,美股即時大幅反彈,但到尾市時段,又當傳來再有兩枚飛彈落在美軍駐紮的""Green zone""(綠色安全地帶)內時(亦沒有死傷),美股又再稍為回落。不打仗當然是好消息,但有專家指出,伊朗仍有可能在日後,在全球各地,對個別美國官員進行襲擊。

今年的頭兩星期,全球股市有點震盪,但仍然不弱。尤其我去年底提過的半導體和中國新零售板塊,表現都非常淩厲。邏輯晶片股如AMD和Nvidia都頗強,但近日愈來愈多記憶體周期見底跡象,所以三星已破歷史新高,Hynix、美光(Micron)和Western Digital等,亦已開始升穿過去一年通道。台積電可能是全球最重要的一家公司,近兩周在台灣選舉前整固一輪,但這兩天又再蠢蠢欲動,看來在短期內很可能再展升浪,順勢帶動台灣加權指數衝破在1990年創下的歷史高位。近日有傳聞美國企圖限制荷蘭ASML的EUV器材出口到中國,但對股價的影響極微。

記憶體行業現周期見底跡象
大家應留意即將在香港上市的曠視,股票炒不炒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看這宗在美國黑名單的公司,如何找方法脫離美國技術出口限制的魔爪,能夠找到Nvidia GPU晶片的替代品。

我已提過一次,有位內地策略師曾跟我說過,今年中美第二階段貿易談判的重點,將關乎兩家企業:中國的華為,和美國的波音,兩家都對其國家有極大戰略意義,我覺得有點道理。交換條件將大概是,如美國不稍為放鬆對華為和其他黑名單上公司,中國將繼續堅持罷買波音客機。禍不單行,在伊朗還擊後不久,在伊拉克又有一架737-800型號客機失事墜毀,意外原因仍未知,有可能是人為,亦可能是引擎或波音機身問題。巴菲特藝高人膽大,傳聞已開始撈底。

為何美國堅持殺蘇萊曼尼,是一次自衛性的""targeted killing""(目標殺人),而不願承認是一次""assassination""(暗殺)行動呢?這是個法律問題。在《國際人權法》和《武裝衝突法》(Law of Armed Conflicts)來說,主動在戰場以外地區進行政治暗殺屬違法,尤其這次行動中,亦有伊拉克軍方人員死亡,所以美國行為肯定是違法的。再者,特朗普曾恐嚇如伊朗採取報復,將襲擊52個伊朗目標,包括一些文化遺產,這做法更肯定是違反國際法的。但美國是超級強國,一向目中無人,對國際法根本視若無睹。美國唯一要稍為尊重的,只有美國自己的法律。

美堅持否認暗殺 是法律問題
在1960年代,美國極喜愛在全球各地進行暗殺行動。最有名的是曾最少8次嘗試以狙擊手和下毒等方法,企圖暗殺古巴領袖卡斯特羅(Fidel Castro),但他像貓般有九條命,竟然每次都逃過厄運。但這不良的暗殺風氣,後來也蔓延到美國。在數年間,美國總統甘迺迪(JFK)、他的弟弟Robert,和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等,都相繼被暗殺,美國政府就開始反思以暗殺作為外交政策的合法性,以及道德問題。到了1976年,福特總統終於頒下Executive Order 12333: ""No person employed by or acting on behalf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shall engage in, or conspire to engage in, assassination.""(不許任何受顧於或代表美國政府的人,參與或計劃參與任何暗殺行動)。這指令亦被之後多任總統延續。

但到了2001年的911恐襲後,美國當然極想報仇,想盡辦法消滅拉登和其他極端伊斯蘭恐怖分子。但他們並非正規軍,經常躲在阿富汗、也門和索馬里等中東和非洲的民間地區,不方便動用軍隊,其實暗殺可能更有效。但暗殺又違反總統指令,如何是好呢?剛好drone技術在那時候發展起來,正可利用來繞過暗殺的法律障礙。

恐怖分子崛起 暗殺更有效對付
如果用狙擊手或下毒等方法,很難逃避被定性為暗殺,但如果用drone,就較容易定性為軍事行動上的「目標殺人」。而且drone襲擊尚有另外兩個好處,成功命中率極高,比用殺傷力小很多的槍械有效得多,失手機會很低。除此,行動可在數千里外,經無線電和衛星導航執行,根本不需任何美軍冒生命風險,雖冷血,但不是更完美嗎?

似乎紀錄上美國第一次drone襲擊,是在2004年小布殊命令下發生的,目標是巴基斯坦內的一些恐怖分子。在小布殊任內,估計他批准了50多次類似行動。到了奧巴馬年代,雖然他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但他仍愛上了drone attack,在他8年任內,估計批准了高達500多次行動,官方死亡人數近4000,美國承認其中最少300多人是無辜的平民!官方定義是在目標附近,任何超過18歲的男子,都算是軍人,除非有特別證據推翻。即是說,美國官方承認300多個無辜平民死者,都是婦孺!非官方的傷亡估計數字當然更高,超過1萬,平民死亡人數可高達三成。

無人機命中率高 失手機會較低
計算下來,即是奧巴馬平均約每5天就批準一次行動,每次死亡人數約8個。另一看法是如每次行動的主目標只為一人,那麼奧巴馬就多殺了3000多人,以此作為掩飾暗殺行動的藉口!如對drone襲擊有興趣,建議觀看2015年的一部電影《Eye in the Sky》,頗寫實地描述某次行動,參於者的內心掙紮,和最後如何醜陋地找方法繞過面對的道德問題。

到了特朗普年代,更變本加厲,據報在上任後頭36天,已下了45個drone襲擊命令!後來所有drone襲擊變得更秘密,特朗普更下令豁免情報機關的行動,毋須作出每年行動死傷報告,但軍方則仍需要。其實軍方和CIA經常進行所謂""double tapping""的聯合行動,所以現在更難得到詳細資料。但從非官方資料估計,特朗普的drone行動頻率,可能比奧巴馬高出50%,或甚至3倍以上!根據估計,去年在阿富汗,因包括drone襲擊的美軍行動而死亡的平民數目,比塔利班所殺害的更多。

我是一個熱愛和平的人,更當然反對暗殺行動。但把暗殺假裝為drone襲擊就更邪惡,傷及更多無辜。我寧願他們回到如占士邦片中的年代,派出間諜和殺手,用槍用刀來暗殺,傷及無辜的人數少很多,道義上亦較公平,殺手也須冒上一定風險。但電影歸電影,現實中的科技不停進步,包括殺人的科技。既然有了更有效的drone技術,永遠回不了頭,最多只會說將加入更多AI技術,令到襲擊變得更精準。

想一想,暗殺科技的演變,亦是我過去兩周分析過的舊石器時代情緒(人類仍不停打仗)、中世紀制度(法律)與神級科技(drone)結合的「好例子」。

(中環資產持有AMD、Nvidia、三星、Hynix、美光、Western Digital、台積電及ASML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談伸鏹 宗環伸談]
宗環伸談 - 談伸鏹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