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0年5月17日 星期日

摸魚手札 - 渾水 2020年5月17日

摸魚手札 - 渾水 2020年5月17日


【摸魚手劄】媒體記者專業值幾多錢? - 渾水


當年《Huffington Post》是神話,現在也面臨經營壓力,創辦人也離開公司,神話落幕。資料圖片

某報總編跟我說:「早前有位中大傳理系碩士來見工,開價萬五,我見她跟我同是中大人,於心不忍,結果主動多給她二千,她滿心歡喜。」向來畢業工資

都很透明,一查就知,肺炎前有聽說過中大傳理系只有萬三蚊人工,現在經濟重創,媒體營運困難,只怕這個叫價有下調空間。

經濟學有一個理論叫效率工資理論,媒體記者的市價太平,多給一兩千只怕他就跟你賣命了。中大傳理系的收生門檻不低,比起我讀的中大四大頹系之首經濟系好出不少。如果大學畢業還是收這個人工,看來讀經濟的「性價比」還較高一點;除非很有使命感吧,使命感成為了記者工資的隱性溢價。

我個人相信媒體記者是專業,新聞有價。如果記者的入行門檻太低,專業被過份普及化,那麼這行的從業員人工自然偏低,這是經濟學定律。

約八年前,蔡東豪和一班人參考《Huffington Post》,開辦了免費睇新聞的網媒《主場新聞》,網媒概念被神話化,吸引一堆人免費供稿,不乏記者或傳理系講師和學者。佛利民說「世上無免費午餐」,免費的永遠最貴,因為有人的應得利益被犧牲了。問題來了,如果連傳理系教師都不捍衞自己的階級利益和守住專業價值,也免費供稿時,那麼他們學生的文字又能值多少錢?出來又點會有高工人?不少年輕記者做幾年,賺了經驗和政商網絡就跳去做公關、做政治相關工作,人工偏低和青黃不接問題源於大家把自己的價值平賣。蔡東豪很厲害,騙到了不少當時的公共知識份子。

對於我這些吸收免費資料的讀者或賺取光環的「政工作者」來講,我們都是免費網媒的得益者,free ride了記者應有的價值。後來建制和泛民進一步參考《主場》模式,進一步壓逼文字應有價值,尤其建制有更多膽正命平文膽,又有維穩費的另類非市場對數方式。當時《Huffington Post》是神話,現在也面臨經營壓力,創辦人也離開公司,神話落幕。

資訊收錢和不收錢有點「辨證法」的感覺,物極必反,收錢和免費形成循環;八年前慣了不付錢,現在大家慢慢學習要付錢。以前我不敢說文字要訂閱,要收錢,那是因為《主場新聞》光環太耀眼,他們那個圍爐圈會對我口諸筆伐,儍儍左膠還以為免費就代表社會進步。一切都要跟風向跟趨勢,現在講收錢訂閱就無人會鬧你了,記者要有骨氣飯可吃,大台就要做訂閱;我也是文字工作者,骨子裏也不想賤賣自己的文字價值。

渾水
http://fb.com/muddydirtywater
摸魚手札 - 渾水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s.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