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3年1月23日 星期一

免費早餐 - 曾國平 2023年1月23日

免費早餐 - 曾國平 2023年1月23日


通脹中的政治立場
通脹中的政治立場


縱然通脹是實質數據,但市場及傳媒如何演繹,卻有不同。(資料圖片)

早前友人傳來一位時事評論員的貼文,大意如下:「通脹率一般是按年算的,亦即是年頭升了很多,之後就算沒升,數字上看起來還是升了很多。上半年因為烏克蘭戰爭,全球價格都受衝擊。如果按月算,近

幾個月美國通脹率都很低。」這位時事評論員親民主黨立場一向鮮明,如此唱好拜登政府不難理解,但唱好之餘,有兩點需要補充。

首先,據拜登政府及其友好傳媒(亦即近乎所有主流傳媒)的講法,美國過去1年多的通脹升溫,絕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疫情下供應鏈問題和俄烏戰爭所致,兩者同樣會令價格急升,而兩者同樣非聯儲局和拜登政府可以控制。依照這邏輯,當供應鏈問題緩和(根據「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現已從高位回落大半),以及將來戰爭完結,供應因素回到起點的話,我們應該見到價格下跌,亦即出現輕微通縮才對。以二手車為例,疫情前物價指數約為140,上年初升至210以上的高峰,現時跌至190左右,與回復原狀相距甚遠。勉強符合這標準的,只有油價,經過一升一跌,在2022 年尾回到2021年尾的水平。若果通脹只是從高位回落,那就代表導致通脹的因素不止暫時性的供應問題,或是源自聯儲局曾經太過寬鬆,或是政府開支太過闊綽,都是政策控制範圍以內的事。

另一補充,是現時美國通脹雖有所回落,但絕對稱不上「很低」。以剛公布去年12月的消費物價指數為例,按年核心通脹有5.7%,就算按月計的年率較低,但仍有3.6%(即0.3%乘以12),仍明顯高於2%的通脹目標。

是的,按年按月的通脹有時候可以相差甚遠。按月計算一般有較多「噪音」,但有時又可以更準確地描述急劇變化。沒有對錯之分,只要用法一致就可以了。

提到用法一致,跟大家講一個小發現:去年通脹急升時,按月計數字一度相當驚嚇,如去年曾現雙位通脹率。由於數字難看,所以那時候親拜登的傳媒都傾向以按年計算的數字作標題,政治立場明顯的CNBC就是一例。近來通脹回落,按月數字比較好看,同一個傳媒的同一個記者,忽然又按月計算通脹了(在此事上其「對家」Fox Business反而公道一點,一直都以按年通脹作標題)。政治真的無處不在,連計算通脹都可以滲入偏見!無奈的是只看新聞標題的人居多,能察覺這種小手腳的絕無僅有,輿論民情就是這樣被暗中推動了。

作者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逢周一、三、五刊出
免費早餐 - 曾國平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