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光大環境(00257)公布的2024年年度業績,集團錄得收益約302.58億港元,其中運營服務收益約194.3億港元,佔整體收益的64%,較2023年增長1%,顯示出公司業務結構持續向高附加值的運營環節傾斜。此外,集團毛利約115.36億港元,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約100
.75億港元,集團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約33.77億港元,每股基本盈利54.98港仙。
*固廢處理業務穩步增長,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在業務拓展方面,光大環境全年新增12個環保項目,總投資約17.64億元人民幣;新簽輕資產業務合同總額約18.35億元人民幣。集團在固廢處理核心業務上穩步增長,生活垃圾處理量同比增加7%至5600萬噸,發電量增長7%至277億千瓦時,供熱供氣量同比提升37%。此外,光大環境在廣州投資建設公司首個儲能項目,在安徽蕭縣拓展公司首個生物質氣化項目,在江蘇常州落實公司首個廢舊電池回收資源化利用項目,同時搭建虛擬電廠和電力交易平台,完善「零碳園區+虛擬電廠」業務模式,並完成首筆電量交易,開啟售電業務新領域。
國際布局方面,光大環境在烏茲別克斯坦、埃及、印尼等地積極跟進業務機會,簽署多個垃圾發電項目的聯合開發協議,並推動自主研發的環保設備、工藝包出海,深度服務「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集團還在德國、毛里裘斯等地開展環保項目,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去年轉化科技成果30項,授權知識產權193項*
在科技創新與數智化管理方面,光大環境全年轉化科技成果30項,無人打焦機等安全增效技術實現行業突破,碳資產管理系統覆蓋370餘個項目。全年授權知識產權193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超20項,累計專利儲備達2100餘件。此外,集團通過發行中期票據等工具節省利息支出,應收帳款回收率同比提升7個百分點,顯示出集團在財務管理上的優化與提升。總體而言,光大環境在2024年展現出穩健的財務表現,並在業務拓展、國際化布局、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為集團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可考慮於3.30港元買入,上望3.55港元,跌穿3.20港元止蝕。《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 潘鐵珊》(筆者沒有持有相關股份,客戶持有相關股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投資心得 - 潘鐵珊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