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2025年7月11日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2025年7月11日


Labubu女工日薪微薄合理嗎?
Labubu女工日薪微薄合理嗎?


Labubu之所以能賣上千元,重點在於消費者認可其價值,即附加了人們的情感價值。(資料圖片)

近日有媒體報道,指泡泡瑪特(9992)旗下的公仔Labubu售價過千元,但在深圳負責生產的女工卻只日

賺50元人民幣。其意圖很明顯,就是利用這個巨大反差,引發社會對勞工權益的關注。可惜的是公眾反應不似預期,從相關帖文的留言所見,討論鮮見批評商家之聲,反有不少網民嘲諷記者不懂市場經濟,何解?

箇中關鍵在於現今消費品的定價邏輯早已被廣泛認知。一款如Labubu般成功的潮玩,其價值遠遠超過單純的生產製造,當中還包括精密的市場調研、捕捉潮流的設計、穩定的供應鏈管理、耗資不菲的行銷推廣如飢餓行銷與盲盒機制,以及後續的社群經營與IP延伸等。就以2024年度為例,泡泡瑪特的銷售成本只佔收入33%,當中存貨成本佔比更只是27%,而同期的經銷及銷售開支則佔28%。由此可見,雖然生產環節不可或缺,但在整體成本結構中,製造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

再講,產品定價看供需,Labubu之所以能賣上千元,重點在於消費者認可其價值,即是除了塑膠與顏料的物理組合外,還附加了人們的情感價值。即是甚麼?開盲盒時的驚喜與快感、與明星同款的社群認同感、收藏展示的虛榮滿足感等等,這些無形價值才是消費者願意支付溢價的原因,這也解釋了為何泡泡瑪特的獲利能力那麼高。例如2024年度,其經營溢利達到32%,足以媲美高級奢侈品企業。

然而,市場定價機制合理並不等於女工日薪50元沒有問題。若果報道屬實,工資按件計酬,本質上是將工廠效率與訂單波動的風險轉嫁給工人,此法也時常被用來規避法定的加班費、假日工資等權益。無他,勞動力供過於求、工人議價能力薄弱、監管執法可能存在漏洞,這些都是製造業基層普遍遇到的困境。或許這樣說,在資本逐利的邏輯下,女工微薄的工資或許「合理」,但在法規與道德下卻極其「不合理」,甚至可以說是剝削。況且,目前深圳全日制就業勞動者每月的最低工資是2,520元,以標準月計薪天數21.75天計算,日薪不應低於115.86元。女工日薪遠低於此,相關工廠好大可能違反了內地法規。



並非針對Labubu,其實和其他消費性產品一樣,不論是企業還是消費者,這種「合理」都值得我們警惕,會否成為無聲的剝削。企業追求利潤無可厚非,但若建立於不透明的供應鏈與廉價勞動力之上,那麼我們每一次消費,無形中就成為了幫兇,參與了這場失衡的分配。

最後一提,翻查泡泡瑪特的年報發現,他們對供應商設有管理制度,包括供應商准入、評估和退出,並且定期對進行合規性考察與審核,當中包括勞工權益保護、職業健康與安全以及社區參與等關鍵領域的履行能力,以確保供應鏈的可靠和穩定。就上述的報道,希望能引起管理層關注,繼而進一步作出調查和跟進。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