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

經濟與投資 - 石鏡泉 2012年6月30日

經濟與投資 - 石鏡泉 2012年6月30日
一文兩報一國兩制
雷賢達先生是基金教父,人人都知他是梁振英支持者,不少人都以為七.一後,他會有個官做,但事實上,他支持梁振英,是因為梁講過,同理念就同上路,不會答應任何派官位舉措。例如梁的房屋政策主將鄔先生,就不會做房屋官。香港需要建設者,不是拆屋者。雷賢達此文值得想香港好的人讀讀:

政府社會攜手求變
香港回歸15周年,新一屆政府亦即將上台,我們應集中如何推動香港前進,讓香港人在未來五年及以後的時間,能受惠於社會發展。

香港內部失衡嚴峻
面對社會需求的轉變,社會大眾、政府、立法機構都在改變,香港人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發言權,最終希望達至普選。

香港內部面對很多失衡問題,其中之一是住屋短缺。目前不僅低收入人士和輪候公屋的人買不起樓,即使是專業人士和中產,也負擔不起樓價。

即使部分人能夠負擔樓價,也只是因為現時的低利率環境,減低供樓的開支。此外,醫護人員、長者護理及老人院宿位短缺等眾多問題,亦急需處理。企業高層與一般員工的薪酬差距愈拉愈闊,若計算前者可享有的股息及紅利,收入不均的現象就更明顯。這是全球廣泛的現象,最近一個調查顯示,企業高層薪酬較普通員工平均收入高出倍數,1999年的50倍擴大至在2011年144倍。

在聯繫匯率、超低利率和全球量化寬鬆環境下,香港失衡問題就更嚴重。大量外國及內地的資金湧入,部分行業因而受惠,銀行體系流動性氾濫,並以低息貸款,投機者從中得益,但卻苦了存款和退休人士。

外圍經濟充滿挑戰
外圍經濟仍處於調整期,由過去10年的過度發展、過度消費,轉向低消費、低增長的狀況,市場調整將在未來數年繼續。儘管發達國家的政府試圖以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力挽狂瀾,減慢經濟放緩,但市場將迫使政府與民眾接受現實。發達國家經濟放緩,發展中國家亦難逃一劫。新興經濟體不僅應對增長放緩的問題,還要應付近年大量資本湧入、房地產泡沫以及社會不和諧帶來的危機。

如果我們不積極理解環球市場及社會的變化,採取防禦策略,很大機會重蹈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舊路。雖然發達國家逐漸走出低谷,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仍然過熱,不論如何,她們未來數年都要大幅調整經濟。

香港過去五年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不僅是因為政府未能處理重要問題,亦因為香港人不是爭拗於當前的政治制度,就是對這些問題漠不關心,令很多問題長期被人忽視,多年來並沒有改善。新政府為渴望改變的人帶來希望,同時為解決住屋、醫療、社會、貧窮、人口老化、環保等重要議題帶來轉機。

新政府帶來改變機會

筆者對行政長官競選中,社會上湧現的眾多議題與訴求感到驚訝。政府、行政會議、立法會及眾多的政黨,多年來對這些問題充耳不聞或不加以重視,卻耗費大量時間在內部爭拗、指摘錯誤及追究過去的事。

筆者不是說這是錯的,但同時,我們應將重點放在現在和將來應做的事。很明顯,政府缺乏規劃和領導能力,我們需要改變。

新政府造就一個大好機會,讓我們著手解決這些問題。只要我們更集中地研究及理解環球面對的轉變,就更有能力制定適當的政策,解決及應對挑戰,同時亦可化解一些導致社會不和諧和及不滿的內部問題。若我們不肯行動,又或者糾纏於內部爭拗,就只會拖慢經濟發展。我們必須放下既得利益,多加考慮其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我們的政治體制必須改革,以配合社會和經濟發展,不能維持現狀。改變需要社會各方溝通、合作、響應及行動,放下私利,同心協力謀求共識,香港才可以走得更前,為大眾取得更大的利益。

另外要讀的,是鄧小平一國兩制文,筆者特意將愛國者道義圈出來,希望一些拆屋者能反省。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鄧小平
(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鄧小平同志分別會見香港工商界訪京團和香港知名人士鍾士元時談話要點)

中國政府為解決香港問題所採取的立場、方針、政策是堅定不移的。我們多次講過,我國政府在一九九七年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後,香港現行的社會、經濟制度不變,法律基本不變,生活方式不變,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國際貿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變,香港可以繼續同其他國家和地區保持和發展經濟關係。我們還多次講過,北京除了派軍隊以外,不向香港特區政府派出幹部,這也是不會改變的。我們派軍隊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而不是去干預香港的內部事務。我們對香港的政策五十年不變,我們說這個話是算數的。

我們的政策是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具體說,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十億人口的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近幾年來,中國一直在克服「左」的錯誤,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來制定各方面工作的政策。經過五年半,現在已經見效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提出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辦法來解決香港和台灣問題。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我們已經講了很多次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經通過了這個政策。有人擔心這個政策會不會變,我說不會變。核心的問題,決定的因素,是這個政策對不對。如果不對,就可能變。如果是對的,就變不了。進一步說,中國現在實行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有誰改得了?如果改了,中國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就要下降,我們就會喪失人心。我們的路走對了,人民贊成,就變不了。

我們對香港的政策長期不變,影響不了大陸的社會主義。中國的主體必須是社會主義,但允許國內某些區域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比如香港、台灣。大陸開放一些城市,允許一些外資進入,這是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有利於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比如外資到上海去,當然不是整個上海都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深圳也不是,還是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的主體是社會主義。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是我們根據中國自己的情況提出來的,而現在已經成為國際上注意的問題了。中國有香港、台灣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出路何在呢?是社會主義吞掉台灣,還是台灣宣揚的「三民主義」吞掉大陸?誰也不好吞掉誰。如果不能和平解決,只有用武力解決,這對各方都是不利的。實現國家統一是民族的願望,一百年不統一,一千年也要統一的。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看只有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世界上一系列爭端都面臨著用和平方式來解決還是用非和平方式來解決的問題。總得找出個辦法來,新問題就得用新辦法來解決。香港問題的成功解決,這個事例可能為國際上許多問題的解決提供一些有益的線索。從世界歷史來看,有哪個政府制定過我們這麼開明的政策?從資本主義歷史看,從西方國家看,有哪一個國家這麼做過?我們採取「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辦法解決香港問題,不是一時的感情衝動,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從實際出發的,是充分照顧到香港的歷史和現實情況的。

要相信香港的中國人能治理好香港。不相信中國人有能力管好香港,這是老殖民主義遺留下來的思想狀態。鴉片戰爭以來的一個多世紀裏,外國人看不起中國人,侮辱中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改變了中國的形象。中國今天的形象,不是晚清政府、不是北洋軍閥、也不是蔣氏父子創造出來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改變了中國的形象。凡是中華兒女,不管穿甚麼服裝,不管是甚麼立場,起碼都有中華民族的自豪感。香港人也是有這種民族自豪感的。香港人是能治理好香港的,要有這個自信心。香港過去的繁榮,主要是以中國人為主體的香港人幹出來的。中國人的智力不比外國人差,中國人不是低能的,不要總以為只有外國人才幹得好。要相信我們中國人自己是能幹得好的。所謂香港人沒有信心,這不是香港人的真正意見。目前中英談判的內容還沒有公布,很多香港人對中央政府的政策不了解,他們一旦真正了解了,是會完全有信心的。我們對解決香港問題所採取的政策,是國務院總理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的,是經大會通過的,是很嚴肅的事。如果現在還有人談信心問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國政府沒有信任感,那末,其他一切都談不上了。我們相信香港人能治理好香港,不能繼續讓外國人統治,否則香港人也是決不會答應的。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未來香港特區政府的主要成分是愛國者,當然也要容納別的人,還可以聘請外國人當顧問。甚麼叫愛國者?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只要具備這些條件,不管他們相信資本主義,還是相信封建主義,甚至相信奴隸主義,都是愛國者。我們不要求他們都贊成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只要求他們愛祖國,愛香港。

到一九九七年還有十三年,從現在起要逐步解決好過渡時期問題。在過渡時期中,一是不要出現大的波動、大的曲折,保持香港繁榮和穩定;二是要創造條件,使香港人能順利地接管政府。香港各界人士要為此作出努力。

經濟與投資 - 石鏡泉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