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品中資 - 羅國森 2014年3月29日

品中資 - 羅國森 2014年3月29日

即市新聞
28/03/2014 10:57
《品中資-羅國森》內銀股供過於求?
《品中資》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理論是供求定律,即是說,供應大於需求,價格就下跌;相反

,需求大於供應,價格就上升。如果將之應用在內銀股身上,這就最明顯不過。

從2005年6月第一隻內銀股交通銀行(03328)後,連同最近招股的哈爾濱銀行

(06138),總共已有13隻內地銀行在香港先後上市了!
而且,最早上市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以及最大的幾隻股份制商業銀行,隻隻都是龐然大物

,尤其是前四者。誇張一點說,多多資金都會被她們吸了去!
當內銀股的供應愈來愈多的時候,她們的股價又怎能上升呢?正如我在早前的評論中指出,

像騰訊(00700)這類級數的網絡股只有一千零一隻;所以,投資者要買,就只有買騰訊,

騰訊的股價又怎能不升呢!?
當然,如果內銀股的盈利前景仍然秀麗,她們的股價也應該穩中有升;但最近幾年,內銀股

的不明朗因素愈來愈多,當中包括:利率市場化導致息差收窄、互聯網金融衝擊、地方債、中央

調控樓市、理財產品風險,以及最最重要的宏觀經濟下滑等等。
本周初剛截止認購的哈爾濱銀行,根據我的觀察,基本上完全不能掀起任何認購熱潮,我甚

至可以說,很多投資者根本不知道,又有一隻內銀股準備上市(據稱公開招股部分不足額,而國

際配售也是僅僅足額,但仍會繼續上市計劃)。這也難怪,2009年後上市的多隻內銀股,幾

乎隻隻跌穿招股價,連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的農業銀行(01288,下稱農行),也只能在

招股價上下浮沉!
*光銀三個月內跌兩成半*
最新上市的光大銀行(06818)於去年12月20日上市,招股價3﹒98元,昨日(

27日)該股收報2﹒94元,短短三個月間,股價下跌超過兩成半。換句話說,上市後仍然有

很多時間和機會買平貨,這又怎能令投資者提起興趣去認購內銀股呢!?

但微妙的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是目前在港上市的股份中,賺錢最多的四間公司。剛公布業

績的的工商銀行(01398,下稱工行)去年賺2626億元(人民幣,下同),更是全球第

三最賺錢企業;至於農行去年賺1663億元,中國銀行(03988)則賺1569億元。而

尚未公布2013年度業績的建設銀行(00939,下稱建行),2012年也賺1931億

元,估計去年仍會錄得溫和增長!
*買四大內銀股收息?*
吊詭的是,這4隻港股中最賺錢的股票,過去幾年的股價都是跌多升少,令市盈率愈跌愈低

;相反,股息率則愈升愈高,變成所謂5倍市盈率6厘息的怪現象(絕大部分股票的市盈率數字

都應該高於息率數字,但內銀股則相反)。大家都認為,或者以為,內銀股抵買,但原來,再過

一日買更抵!
當然,我必須指出的是,四大內銀股今日的盈利數字雖然仍數以千億計,而且也有增長,但

增幅確實愈縮愈窄,反映內銀股的高增長期已過。更甚者是,萬一一個大浪衝來(我多次強調,

銀行其實是高風險行業,因為她是靠貸款賺息差,一筆金額龐大的壞帳就可能令盈利大幅倒退)

,盈利就可能大幅倒退,甚至虧損!
因此,我在一年多前已經在本欄指出,投資內銀股,最好只集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且主要

以收息心態視之,不以短期股價上落作為參考指標;此外,也不要只集中買「四大」,避免過度

集中風險。有投資者以為,買齊四大,就等於分散風險,這是大錯特錯呢!

如果調較好這個心態,買一點四大內銀股,其實任何一隻也可以,長遠收息是不錯的,因為

她們的派息能力絕對不用懷疑。
不過,最新消息指出,中央已經決定推出優先股的試點方案,即是內銀股在派息予普通股的

股東前,要先履行派息予優先股的股東。如是的話,無可避免地會影響普通股股東的派息,那麼

,作為內銀股的小股東,我們又應該如何自處呢?下次再續!
《經濟通通訊社資深分析員羅國森》
返回新聞主頁
品中資 - 羅國森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