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2年1月20日 星期四

書健弘觀 - 楊書健 2022年1月20日

書健弘觀 - 楊書健 2022年1月20日


【書健弘觀】楊書健:中國收緊摩天大廈高度限制,可避免樓面供應過多?

書健弘觀
日期:2022-01-18

更新時間:13:15:00
過去兩年疫情和地緣政治新聞不斷,不少新聞長遠影響也許不少,但卻鮮有評論。其中一則是中國限制高樓的政策不停收緊。在2020年 4 月,政策限制了興建500

米以上的摩天大廈,到了2021 年 11 月則停止了大城巿興建 500米以上的大廈,中小型城巿則不准再建 250米以上的大廈。另外,一百米以上的大廈亦有新加的建築要求。

香港最高的大廈是 ICC,樓高 484 米,因此香港其實沒有 500 米以上的高樓。台北 101 大樓高508米,在全球排行第 11。前十名的高樓大廈有兩幢在中東,其餘都在亞洲各大城巿。這類高樓建築成本高,營運和維修亦不便宜:單單想想要有幾部電梯才能處理超過一萬位白領員工的上下班需要,就知道營運的複雜性。因此,限制了這類建築,也許影響不算大。

樓高250米似乎有更多經濟意義。例如,朗豪坊的辦公大樓高 255 米,九龍站幾幢住宅亦差不多,因此在香港的確能用盡250米的建築物。至於一百米以上的樓宇更多達幾百幢,在香港非常常見。限制了中小型城巿的建築物高度,短期會避免了樓面供應過多,而長期則會令城巿密度較低。

發展密度高,由住宅至寫字樓,到餐飲購物等,一切生活所需都離得較近,加上網絡效應,一般人均經濟活動會較高。但是生活空間狹小,生活壓力亦會較大。因此,以幅員較廣的國家來說,也用不著每個城巿都追求高密度發展。反而二三線城巿稍為降低發展密度,以發展更優質生活,長遠也許會令城巿更有性格,發展出另類的吸引力。

楊書健
書健弘觀 - 楊書健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s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