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2年9月7日 星期三

孫公解碼 - 孫明揚 2022年9月7日

孫公解碼 - 孫明揚 2022年9月7日


火龍文化傳承
火龍文化傳承


火龍文化傳承
上星期五應邀前往位於銅鑼灣大坑文化館試食客家菜,為開業作出準備。文化館樓高三層,原址是晚清創立的「孔聖義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治時期曾經受到嚴重破壞,及後由當代球王李惠堂帶領下,得到大坑居民慷慨捐輸重建,並於2001年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第三級

歷史建築。而大坑舞火龍習俗已有近140年歷史,每年中秋前夕,大坑居民都會在區內舞火龍,於2011年獲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兩項殊榮為香港首個項目將歷史建築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起來。

其後發展局將其納入「活化歷史夥伴計劃」,保留原有建築特色,包括外牆、奠基石碑、由地下連接天台的樓梯、鐵窗框與窗花,以及木地板等。最近,完成所有活化工程,文化館在本年六月十一日,在沒有任何宣傳之下,低調舉行開幕典禮暨舞火龍,由特首任主禮嘉賓,為文化館開幕,及為火龍點睛及簪花掛紅。隨後,火龍按傳統路線,巡遊大坑。主事者把握此次機會,以高清視像拍下整個過程,以供日後文化館導賞團觀賞。

火龍製作講究,龍身全長67公尺,分成32節,龍頭重量可觀,有48公斤,所以舞龍頭須要一隊健碩舞者輪替,每人每次不過一分鐘,舞龍身健兒可以舞上長一些時間。舞動整條火龍,需要不少於三百名健兒,輪流揮動起舞。除舞龍健兒,亦需眾多人員舞龍珠、敲打龍鼓音樂、在巡遊路線街道配以燈飾。全條龍都插上火紅的長壽香,在夜間舞動,點點星火,十分可觀。

高三層的文化館,地下為展覽廳館,備有導賞員介紹舞火龍歷史、製作、儀式、動作、路線等,並將最近拍攝的高清影音視像在展覽館的特大屏幕播放。一樓餐廳主打客家菜。二樓是多用途空間,提供予舉辦工作坊、展覽、講座等活動。

主事者不忘利用餐飲時間,介紹火龍起源。據稱始於1880年,距今已有百多年。大坑區原為一客家農村,村民多以耕種、打石、捕魚為生。有一年經過風災蹂躪後,發現一大蟒蛇,為村民擊斃,其後蛇屍不翼而飛。數日後大坑村發生瘟疫,死人無數,村民惶惶不可終日。幸而村中父老獲菩薩報夢,於中秋佳節,舞火龍繞村遊行,燃點炮竹,可驅瘟疫。村民依計作出安排,果然奏效。每年紮製火龍,巡行全村,祈求合境平安,風調雨順。

孫公解碼 - 孫明揚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