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2025年7月18日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2025年7月18日


阿里巴巴千億現金為何仍要借錢?
阿里巴巴千億現金為何仍要借錢?


阿里巴巴本月初發行零息可交換債券,籌約119億元資金。(資料圖片)

近日阿里巴巴(9988)發行零息可交換債券,成功籌集了大約119億元資金,將用於一般用途,包括進行投資以支持雲基礎設施和國際商業業

務的發展。一個投資者關心的問題,阿里不是很有錢嗎?為何仍要融資?從表面來看,阿里資金相當充裕。截至今年3月底手頭現金有1,892.68億元(人民幣,下同),短期投資更高達2,288.26億元,有需要時能迅速套現。再講,流動比率(即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有1.5倍,加上近兩年的收入和盈利持續增長,怎樣去看都不會缺錢吧?

可是,阿里有其特殊情況。首先,為提高股東的價值回報,公司從去年開始派息,加上定期股份回購,在2024和2025財年就分別花了1,066.91億元和1,157.39億元。錢從可來?自然是從盈利。阿里在香港和美國上市,回購和派息須以港元和美元進行,但阿里的核心業務在內地,這就需要將內地子公司賺到的利潤匯出海外。

根據內地《企業所得稅法》,這些匯出的利潤須繳納10%預提所得稅。不過,由於阿里的股權架構符合內地與香港稅收協定中的相關條件,因此預提稅率減至5%。換句話說,若阿里向股東派息和進行回購,就須承擔至少5%的稅務成本。此外,阿里不是所有滾存利潤都能派發,因為內地公司對可分配利潤設有限制,截至2025年3月底約有159.36億元撥歸法定準備金,約佔股東權益1.6%。其實不單是內地企業,美企如蘋果公司早年也是因為稅務原因未能將海外盈利調回美國,不惜發行有息債券以應付股份回購和派發股息的資金需求。



除此以外,阿里的內部資金供求於近年有些變化,從自由現金流可看出端倪。例如2025財年,雖然淨利增加77%至1,259.76億元,但經營活動現金流卻減少10%至1,635.09億元,管理層解釋是雲端基礎設施支出增加和營運資金變化所致。然而,同期資本開支增加206%,至842.78億元,加上因生意量增加,屬於受限資金的買家保障基金存款需要額外多撥53.61億元,故去年自由現金流減少53%至738.7億元,反映阿里真正能自由運用的資金減少。另一方面,去年用於股份回購和派息分別866.62億元和290.77億元,該年賺到的自由現金根本不足以應付。

其實2024財年開始已出現類似情況,不過當時資本開支沒有如今般高,買家保障基金存款更出現回撥,最終自由現金流減少9%至1,562.1億元,但仍足以應付股份回購和派息。然而到了2025財年,既要提高股東價值又要發展雲業務,這就解釋了為何阿里有集資需要了。最後一提,近日阿里旗下外賣平台餓了麼與美團(3690)和京東集團(9618)掀起補貼大戰,據報3家平台於上季合共燒了超過250億元。由此來看,阿里資金需求勢必額外增加,融資活動可能陸續有來。此外,補貼大戰會否影響盈利,投資者務必留意。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