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2015年7月11日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2015年7月11日


【蘇教授論經濟】過度保護礙股市成長(蘇偉文)

最近內地股市大幅調整,不管中央如何出手救巿,整體大盤還是向下,也反映了市場力量的威力。市場力量並非以人為意志可以左右,畢竟市場參與者眾,即使政府出手力度如何猛烈,市場力量還是佔了優勢。

不少人拿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港府入巿幹預為例,以為香港

政府可以成功打大鱷,引證政府幹預的可行;然而當時港府面對的金融對手剛好也因俄羅斯發生金融風暴,他們在俄的投資也不樂觀,因而要退出和港府的金融戰,要是沒有俄羅斯的因素,這埸金融戰爭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在這𥚃,筆者不是質疑政府入巿的決定,在那個時候香港正面對外資金融大鱷的衝擊,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只是後果如何卻是難以估算。現時內地股市崩盤式的下挫,除了是先前過度的炒賣之外,更突顯了投資者的素質。

內地實施資本帳管制,外來資金只能在有高度規管下有限度進入內地,所以與其説是外資引來股災,倒不如反思內地金融監管和體制上的短路,而不是一見到股市下跌便嚷著要政府出手救市。

現在有一些意見認為,內地應該成立股市平準基金,讓政府可以有財政資源去入巿,目的是使市場不會大上大落。可是平準基金用的是公帑,用來幫助股票投資者本身就存在爭議,而平準基金等於是讓政府名正言順的托巿,市場會因平準基金的成立而產生道德風險,投資者會以為有政府的平準基金包底,一切投資決定也會變得進取,原因是一旦投資失利,政府便會入巿相救,在不用擔心下行風險下,投機行為會更狠。簡單點說,有了政府包底下,投機行為會變得有恃無恐,俗語說「公我贏,字你輸」傳神地表現了這種道德風險。

一個股市要健康成長,除了是市值要有相當規模之外,法規監管和投資者素質更是要加強之處,而在這方面,政府政策更不應將投資者放在溫室之內,監管和幹預從來都是一線之隔。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