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金融High Tea 2018年3月5日

金融High Tea 2018年3月5日
科技股浪潮
2018年03月05日
  港股上周五再受重壓,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本周起對進口鋼材及鋁製品,徵收懲罰性關稅。美股上周四全線急挫,港股大跌,恒指下挫460點,收報30583點。

  上星期港股狀態並不好,全周累計跌683點,係上月大跌市之後一波反彈再回吐。表面看,負面因素也不少,

其中一個是港匯跌穿7.83元關口,是金管局至2005年設立兌換保證以來最弱。

  港元上周五一度跌至7.8315元兌1美元,後來反彈回7.83上方。市場相信,是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美國聽證會上講話比較鷹派,激發市場對美國今年可能加息四次預期升溫,美元走強,令到港元下挫。另外,一般估計聯儲局將於本月加息0.25厘,港美息差將進一步擴闊,套息活動增加,令到港匯再走弱。

  港匯下挫 逼近7.85
  按金管局保證兌換機制,如果港元兌美元跌至7.85港元關口,即觸及所謂「弱方兌換保證」的水平,金管局將會向銀行體系出售美元,買入港元,頂着港匯在7.85水平,此舉將令香港息口向上。不過,本地銀行同業拆息在過年後並非過高,隔日拆息回落至0.0923厘,顯示銀行資金未見緊張,港元外流並不嚴重。

  大家要明白,只要港元不是急速流走,只是緩慢流走,對香港威脅不大。你看美國加了這麼多息,香港也沒有加過一次息,就知道香港資金仍然非常充裕。所以港元偏軟,不至於是一個即時大幅衝擊股市因素。

  港元下跌令人回憶起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擔心港元會再受狙擊。雖然現時與當年有相似地方,股市及樓市,特別是後者有泡沫,但最大的不同是,現時美元弱,當年的美元強。美元弱,理論上港匯不應下跌,只是因為美國連番加息,令港美息差愈拉愈寬,出現沽港元買美元的套息活動,才令到港匯向下。到香港開始加息,港美息差收窄,港匯就不會有太大下跌壓力。到美元真正走強,才是港匯危險的時候。

  侵侵玩嘢 不會真打
  現時市場比較憂慮特朗普開打的貿易戰。特朗普要向鋼材和鋁產品開徵懲罰性關稅,不但會影響中國,也影響日本、加拿大及歐洲等美國盟友。有消息指,歐盟可能會向美國報復,向美國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路透社說,歐盟考慮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徵收35億美元關稅,其中包括鋼鐵、工業製品及農產品。貿易戰可能開打消息令歐洲股市下挫,上周五德國股市大跌2.35%。

  特朗普打出「美國優先」旗幟,向其他國家進口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實際是一把兩刃劍,美國要損人利己,別人也會報復。不過,究竟這個貿易戰會否令到股市大跌?

  我認為不至於令股市崩潰,關鍵是整件事的引發人是特朗普,他不是傻仔,這樣做只是借徵稅向其貿易夥伴例如中國講數,為美國爭取利益而已。你看中國在人大、政協兩會開會前夕,國家主席習大大仍派其經濟智囊、政治局委員劉鶴赴美,作為特使與特朗普磋商。

  特朗普在劉鶴抵埗之初,便宣佈向鋼和鋁等進口產品加徵關稅。很明顯是一個談判姿態,迫令中國向美國讓步,減少美國貿易赤字。如果這個推論正確的話,特朗普不是衝入瓷器店的蠻牛亂衝亂撞,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部署。估計中國亦會向美國作出一些讓步,換取雙方有比較平順貿易關係。

  貿易戰只是特朗普要爭取美國利益的一場戲,不至於一發不可收拾,估計對股市衝擊只是短暫性質。特朗普過去經常以美股上升為榮,認為美股在他上任後一直上升,是他的功績。如果他見到貿易戰令美股大挫,相信都會馬上轉軚,想辦法補救,不希望因此而孭鑊。

  如果今年餘下的日子,大市不死,相信內地和香港股市會迎來一個科技股浪潮。今次《財政預算案》給人臭罵,主要是沒有直接派錢。市民氣在心頭,就逐個位去罵預算案,例如撥款三億元給海洋公園,市民臭罵政府為甚麼派錢給海洋公園,卻不派給市民。其實海洋公園由政府全資擁有,派錢給海洋公園,只是左袋交右袋而已。

  投資科技 催谷有力
  預算案不討好,便掩蓋當中值得留意的地方。我認為預算案提出動用500億元投資科技發展,很值得注意。當中的200億元用在河套區的基建、100億元注資創新科技基金、100億元建設醫療科技創新平台和人工智能機械人創新平台、100億元投入科學園。這些投資主要聚焦於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生物科技等四大範疇。

  我們常常聽到香港科技不行,搞科技講「研發」,其實香港八間大學,在研究方面一點也不差,問題是研究完沒了下文,沒有將其發展成可應用產品或者服務。相對於鄰近地區的深圳,研究方面不如香港強,在發展科技產品或服務方面卻遠比香港有優勢,包括強勁工業生產力量,把科技成果轉變成產品的能力超強。香港目前投入資源,就是要在研究及發展兩方面加力。

  另外,港交所同股不同權改革正與財爺大幅投資科技與同時推進。港交所縮短諮詢期,加快推進同股不同權的改革,估計最快可以在五月時迎接內地的科技公司來港上市。試想一下,如果有一批強勁如螞蟻金服、小米等內地科技公司來港上市,將可大大提高香港股市科技板塊的多樣性,也可以幫助香港培養自己的獨角獸(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科公司)。我估計在開始的時候,最耀眼的還是內地的科技巨頭,能夠真正來港上市。

  內地特批 巨頭回A
  最近有傳內地監管機構,希望用特批方式,吸引一批科技股巨頭回歸A股。先有360回歸A股上市,富士康獲特批IPO上市機會也很大。據聞中國監管機構已向券商作出指導,說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和高端製造四個行業特有的獨角獸,符合和遵行規章制度的,可以即報即審,盡快讓他們上市。

  內地市場盛傳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及京東)等科技巨頭將回歸中國A股上市。百度的始創人兼董事長李彥宏表示,中國允許在美國上市的百度回歸A股市場的話,肯定會盡快回歸。李彥宏表示,「當年要去美國上市,只因當時中國不允許百度的VIE結構在中國上市,在中國眼中,這是一間外資公司。所以一直存在着比較大的政策障礙,就算想回來,政策也不允許。」

  內地很多巨型科技公司都採取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即可變利益實體,也稱為「協議控制」的結構。所謂VIE,以小米為例去解釋,內地小米科技的註冊股東,100%是內地的個人股東,小米科技的個人股東透過一些協議,把股東利益轉移給國外的控股公司。小米的國外控股公司是在開曼群島註冊的小米控股。這個結構形成有歷史原因,當年在內地搞互聯網,不容許外資股東。那些公司都用內地自然人持股,但發展需要集資,特別是外地資金,她們就透過VIE結構把實際持股利益轉移給外資公司,叫投資者入股外資控股公司,官方也對這種操作隻眼開、隻眼閉,由於這種VIE機構,這些公司在中國法律中,實質變成外資公司,所以不能在A股上市。看來中國很大機會向這些公司敞開上市大門,估計他們也會選擇回歸A股,或者在A和H股同步上市,例如小米就很大可能選擇後者。

  過去預算案出台後,都會有概念炒作,但近年卻沒有人炒預算案概念。我倒覺得今年預算案大力在科技上投資,迎合到香港、甚至內地市場同時要發展吸納科技企業的大趨勢。只要股市不死,今年下半年會有一個科技股浪潮,在香港及內地股市湧起。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