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食色中環 - 周顯 2019年8月27日

食色中環 - 周顯 2019年8月27日


【周顯專欄】政府與地產霸權的權力消長


圖:AP


食色中環|周顯
著名細價股炒
日前,我在本欄發表了一篇《愈民主愈自治,地產霸權愈強大》,有讀者留言說﹕「那如何解釋97後,香港房價只升不降?」

這牽涉到地產霸權的理論,本來,我並不想在此風雨飄搖的時候,去批判地產霸權,然而,既然免不了

要涉及,也是沒法子的事。

大家可還記得,特區政府在1997年成立了之後,第一個推出的重大政策,究竟是甚麼?答案人人皆知,就是「八萬五」,而「八萬五」很明顯就是推倒地產霸權的政策。

後來「八萬五」為甚麼失敗了呢?答案就是這政策令到樓價大跌七成,對中產階級太過災難性,令到大量中產階級燒炭自殺,社會受不了,董建華政府因而迫得說「八萬五」已不存在了。

這其中又牽涉到中產階級的矛盾、可憐和悲哀。很多時,他們不滿富豪、權貴、統治階層,皆因,他們站在二線位置,都是潛在的統治階層,所以,他們無時無刻希望拉倒現時的權貴,一來是妒忌心,二來是企圖的實質利益。可是,另一方面,他們又是權貴的附屬品,權貴興他們則興,權貴亡他們也亡。

為甚麼呢?中產階級的一部分構成是小商人、高級打工仔,當經濟不佳,權貴滅亡時,他們會首當其衝。權貴的損失當然更大得多,但是,他們的底子厚,因此死得比較慢,通常要在中產階級死得七七八八之後,才輪到他們。

這就是2003年的情況。後來,由於拉倒了中產階級,到權貴挺不住時,中產階級表面上為了自己,實質上也為了主子,出來推倒了「八萬五」,結果就是,中產階級死得不夠多,權貴因而也死不了。

權貴再度上場,會有甚麼情況呢?答案是政府的管治力更弱,更加管不了權貴。

我舉一個例子,假如有官員欲圖侵害權貴的地產利益,後者會利用傳媒做勢,找一些諸如姚松炎的人來做打手,又或者朱凱迪之類的政客,製造民意,然後又可以利用法律程序來打官司,千方百計令到官員的行動失敗,當然也會被上級斥責。官員的天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就不去搞算了。

特區政府的問題在於投鼠忌器,因為建制派的一半力量來自商界,當反對力量愈大,政府只能更加倚靠商界的力量。梁振英政府的初期,曾經約束過一輪地產霸權,樓價一度下跌,但是後來反對派的聲音太大,所以到了後期,梁政府也變得無所作為了。

這就是我常常對朋友說的﹕「你可以指責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任何事,我也沒異議。但是就和地產霸權勾結一事,卻是無的放矢。八萬五就是最好的證明。反而,民主派和地產霸權不管在政治上是如何對立,但在利益上,卻是一致的。」

這也牽涉到一個基本理論﹕小政府,大市場,表面上沒有破綻,但實際上,當權力分散,到處飄的時候,最有力拿到權力的,不是小市民,而是權貴。這好比鈔票到處飛,拿到的不是所有人,而是大隻佬和黑社會。所以,當特區政府的權力愈小,地產霸權的力量就最大。

這當然只是概括之言,皆因很多政府都是由當地豪門權貴所控制,權力大只代表了幕後家族的利益。但這問題拉得太遠,為了便於理解,唯有用簡化了的二分法。

反之,政府的權力大,又或者是打倒了地產霸權,樓價下跌,誰人的得益會最大呢?

第一是依賴政府生活的人,例如公務員,他們完全不受經濟盛衰影響,樓價和物價跌了,反而提高了其相對購買力。

第二是低下階層,不管市況多差,最底層的基本工作,如倒垃圾,洗碗等等,是不愁沒工作的。

第三是有賺錢能力的年輕企業家。假如資產價格高企,既得利益階層壟斷了社會資源,但當資產大跌,年輕企業家有更多的機會去攀上高位。

事實是,在2003年後的幾年,這些人全是得益者,但是,當大量市民反對「八萬五」的時候,他們並沒有走出來支持董建華。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責編:Emma
食色中環 - 周顯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