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政經密碼 - 周顯 2019年10月11日

政經密碼 - 周顯 2019年10月11日


繁榮與衰退:統計數字還是生死關頭?


繁榮與衰退:統計數字還是生死關頭?


空置街舖近期增加。(資料圖片)
抗爭持續,暴力升級,對於經濟環境,究竟有甚麼影響呢?這其實得從經濟結構去講。

一個經濟體系是由很多個獨立個體所組成,它們有不同成分,有的更加並非經濟獨立個體,而只是後勤配套,例如

說,教師、社會工作者及公務員等等。甚至可以說,經濟愈差,代表資產價格和消費物價指數下跌,而他們的收入不變,反而是變相加了薪水。因此,教職人員、社會工作者往往是反對運動的主要抗爭者,皆因他們是最後受到經濟不景影響的一批。警員如果不是直接要和抗爭者戰鬥,相信對經濟不景也會額手稱慶。

在經濟蓬勃期間,有些經濟個體、板塊會得益,例如2007年前的中國工廠,又例如2003年後香港遊客區的零售業,然而,這些得益者只是少數,的確,它的收入會流向其他行業,但這流向是間接的,不明顯的,受益者的所得既不多,甚至不自覺自己會從這得益。此外,在經濟得益的同時,也會有人受害,日本七十年代已有所謂的「公害」,即是因工業化帶來的汙染,香港零售業也因自由行而帶來擾民,這是由於得益者和受害者並非同一群人,因此利害關係無法互相抵銷。

反過來說,抗爭影響經濟,也會有人得益,有人受害,不過得益者很少,例如好幾個YouTuber的收入大增,月入從幾千元,增至六位數字。

受害者的程度也有大有小,例如說,由於香港股市超過六成市值與中國內地有關,因此,抗爭對香港股市的相關系數,並不明顯。所以那些沒有經營生意,以投資為主要收入的人,例如《信報》前老闆林行止堅持,「經濟不景與抗爭運動關係極微」,皆因就他的個人感受而言,確實如此。相信假如他未出售報紙,就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了。

當然了,就那些飲食零售業的老闆和從業員而言,影響就很大了,正如我有位「舖王」業主朋友,收入銳減八成,皆因有人退租,也有人不交租。這就應了一句老話:從事不關己的人看來,經濟繁榮和不景只是統計數字,但就發達或破產的人而言,這就是生與死的問題了。

政經密碼 - 周顯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