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3年1月10日 星期二

書健弘觀 - 楊書健 2023年1月10日

書健弘觀 - 楊書健 2023年1月10日


【書健弘觀】楊書健:風險管理
書健弘觀
日期:2023-01-10

更新時間:10:19:00
我在畢業之初,曾經在風險管理部門工作了一段時間。絕大部份的風險都可以消除,但卻有一定成本。例如,人類的工程技術是可以建出完全不怕導彈或恐襲的高樓大廈,但是落成的建築物卻長得像中世紀城堡,沒有

幾隻窗戶之餘牆身又厚,長期居住或工作感覺更像坐監。因此,只有軍隊總部等特殊建築物才會為了防備這個風險,普遍高樓大廈都不會建成堡壘。

上述例子也許有點極端,但是其他情況的取捨就容易理解。香港沒有地震風險,因此建築標準就和日本或台灣不一樣了。所以風險管理的奧義並不是完全消除風險,而是因時因地制宜,在風險和其他要求之間取得平衡。

金融世界談論回報,因此結果可以量化。但就算如此,風險管理還是有所取捨。常說本國十年債是零風險回報,其實也是假設了不會出現貨幣危機等影響政府信用的事件。但就算是正常時候,風險管理還是需要平衡的。大家都應該熟識以年齡劃分風險水平,而這個劃分方法是基於工作生命和預期工資,其實就是以未來現金流假設了今天能承受的風險。

但是一旦跳出了個人理財規劃,風險管理的變化卻可以很大。例如仍然控制企業的家族擁有額外現金流,承受風險的能力自然較高。有些投資者則備有資金,一邊尋找機會,一邊是準備在其中一個投資組合失利時候,可以注資維持穩定。某位投資者說這是《孫子兵法》所說的「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這些設計也許已經偏離了學術派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但是卻平衡了破產風險,容許投資者在決定投資標的時候更為進取。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目標是平衡回報和風險,而風險就假設是回報的波動性。投資基金和傳統機構投資者需要定期報數,計算淨資產值,回報波動性就很重要。但是個人或家族反而不受此限,因此懂得變通的話,這反而成了為數不多的優勢。

書健弘觀 - 楊書健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s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