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4年6月12日 星期三

免費早餐 - 梁天卓 2024年6月12日

免費早餐 - 梁天卓 2024年6月12日


圍爐取暖下的分析質素
圍爐取暖下的分析質素


圍爐取暖下的分析質素
由本地的黃與藍,到外國的左與右,相信大家對「兩極化」這3個字都有一定的認識和體會。對於為何兩極化在近年愈趨嚴重,不少人認為這與互聯網有關,有研究則指其實是由於追求收視率的有線新聞頻道興起,有學者發現在社交媒體的圍爐取暖

生態亦是成因之一。

的確,在百花齊放的社交媒體網絡中,能夠找到與自己價值觀相近的人互相溝通甚至互相打氣是可以慰藉不少人的脆弱心靈。事實上,在不少KOL的YouTube影片或Facebook貼文下,大部分的留言都是「X生好嘢!」「XX博士真有學識!」「才子不愧是才子!」等,一方面這可能是網民圍爐取暖,並只會在他們支持的KOL影片或貼文下留言的結果,另一方面是KOL將一些負面或質疑自己觀點的留言刪去。



正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這些KOL一直沉醉在支持者的打氣聲中會否影響他們的分析?我沒有數據在手不敢妄下定論,不過幾年前一篇關於維基百科的研究可能對此有所啟示。

之前本欄提過,維基百科經常標榜其中立性。如果大家有看過維基內的指南,它指出所有文章應該以中立觀點(Neutral Point of View,NPOV)撰寫,相互矛盾的意見應該一起呈現,而不是以一種希望信服他人的方式表達。文章中亦應表達全部必須代表的重要觀點。編輯們在加入維基百科時亦會被提醒要「指出事實,包括有關觀點的事實——但不要加入自己的觀點。」(assert facts, including facts about opinions—but do not assert the opinions themselves.)

不過,在這一篇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的論文中,研究人員發現維基百科不少文章都有所偏頗,尤其是在文章裡作出修改的編輯的立場都偏向一面(左或右)的時候。但有趣的是,研究同時發現,如果文章的編輯組成比較「兩極化」,即有一半編輯立場偏左而另一半則偏右的時候,這些文章的中立性以及質素都較高。

細想一下,這並不出奇:當你在被人質疑的時候,你會對自己的事實或理據想得更透徹,變相提高文章或分析的質素。

所以,我自己的Facebook專頁是從來不刪除留言,亦從來沒有禁止任何人留言;而每當見到一些KOL的社交媒體裡粉絲的留言全是一面倒支持的時候,我亦對他們的分析格外小心。



免費早餐 - 梁天卓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