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2024年6月21日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2024年6月21日


假貨與消費降級
假貨與消費降級


淘寶假貨橫行不是新鮮事,但誇張到部分連商店名稱也是假冒。(資料圖片)

跟不少朋友一樣,瓜瓜經常會在阿里巴巴(9988)旗下的淘寶買東西,以家居用品和維修配件居多。無他,選擇繁多價錢便宜而且送貨快。可是,最近就有一次不快經歷。話說要

買一對便服鞋,在港逛了幾間商店都找不到合適的。碰巧淘寶推送了好幾款商品,當中包括聲稱是「李寧官網」的便服鞋。見款式可以,商店名稱又有李寧字樣,不虞有詐就下單了。豈料送來了後發覺貨不對辦,鞋盒和鞋連一個李寧的商標也沒有,鞋碼標籤貼更是欠奉。最離譜是品質極為差劣,不單只有臭膠味,鞋底的掌跟差比例偏高,走路時像穿高跟鞋十分不舒適,真的豈有此理。

以為自己夠蠢中招,原來朋友也不例外。他最近對李寧的跑鞋有興趣,想經淘寶買一對來試試。誰料下單後才發覺,買到的是「李㝋」而不是「李寧」的冒牌貨。

假貨在淘寶橫行其實不是新鮮事,但連商店名稱也是假冒,實在不明白為何淘寶仍容忍他們存在。商家在開店的時候,不是已經核實過身份了嗎?連這點都不能保證,以後就別指望用家如我者在淘寶購買貴價商品了。

不過,假貨對阿里的殺傷力遠不如消費降級。對此現象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內地近來興起「消費平替」,消費者不再追求商品名氣帶來的虛榮感,改為著重物有所值。特別是服飾、食物、生活用品,電子消費產品等,以前認為買進口貨才是時尚、顯品味,現在則要又平又靚,例如功能一樣但價錢平一大截的國產貨,甚至直接找批發商買貨。



過往十幾年內地經濟發展迅速,阿里受惠於消費升級,因而賺個盆滿缽滿。或許是沉溺於過去的成功,阿里未有及時察覺消費者心態在轉變,因而忽略了用戶體驗,這點連主席蔡崇信也得承認。結果給競爭對手拼多多(PDD)有機可乘,搶佔了整個低價商品市場。再講,近年阿里深陷監管困擾,包括反壟斷調查和螞蟻整改,令管理層無暇專注業務,相信也有關係。

優勢不再,阿里想追回來就要花更多人力物力。不過,阿里重回低價市場的努力似乎見成效。於2024年,淘寶與天貓的收入升5.2%至4348.93億元(人民幣,下同),經調整息稅攤銷前利潤(EBITA)也升3%至1,948.27億元。雖則如此,經調整EBITA的利潤率卻下降1個百分點至44.8%。盈利能力下降,主要是年內增加若幹投資,包括在用戶體驗和技術基礎設施,以提高消費者保留率和購買頻率。消費降級意味每單的人均消費金額將會減少,要維持利潤增長就需要更多收入。阿里平台業務的利潤以及利潤率會否進一步受影響,值得大家留意。



不是偏見,總覺得阿里的管理層比較喜歡玩財技,反觀另一科技龍頭騰訊控股(700),早前也同樣面對監管問題,遊戲業務和支付平台均受影響。可是人家的管理層就務實得多,肯花較多心思在業務上,看最近新遊戲和視頻的市場反應已知一二。騰訊股價跑贏大市,阿里股價卻持續低迷,或許這就是原因吧。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