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勁一專欄 - 龔成 2024年6月21日

勁一專欄 - 龔成 2024年6月21日


理財個案–45歲買邊幾隻股可以達到複息效應

廣告
Q37102:
閱讀全文
你好老師, 我是新手,對你複息效應好有興趣
本人已經45歲,
1)如我50萬拿來買股到我60歲效果會唔會效果唔好?

2)如50萬買邊幾隻股可以達到一個唔差既效果?

3)當中既複息效應回報後講到再投資,

意思係10元1股複息回覆是升到20元係唔係繼續持續擁有?

4)定係張回報規律賣出去再投資其他股?
龔成老師︰
1) 其實15年,都算一個長時間,只要用正確方法,都會有明顯效果。

我假設投資回報有10%(連股息再投資),你45歲投資$50萬,15年後大約會增值至200萬。

2) 要買一些增長型股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但考慮到你是新手,同埋年紀,建議集中在平穏增長股上,潛力股只宜佔1-2成。

平穩增值股,指數基金由於是一個組合,因此在平衡風險方面較好,例如美股追蹤標普500指數的(VOO)、追蹤富時全球股市指數(VT)、追蹤港股的盈富(2800)。

另外再加其他個股:美股如巴郡(BRK.B)、蘋果公司(AAPL)、迪士尼(DIS)、Costco好市多(COST)、麥當勞(MCD)、可樂(KO)、港股如中銀(2388)、港鐵(0066)、港交所(0388)、長建(1038)等,你可以了解下,並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潛力股,例如指數基金,美股可投資納指基金(QQQ),或在港上市追納指基金(2834)、港股則可考慮安碩恒生科技(3067)、中國電車基金(2845)。另外再加:美股如微軟(MSFT)、Visa(V)、ASML Holding(ASML)、Tesla(TSLA)、Amazon(AMZN)、港股如騰訊(0700)、比亞迪(1211)、小米(1810)等,你可以了解下,並從中選股,但佢地波動性和風險會較高,要自己平衡。

如果你唔知點選股,可以先集中係指數ETF,好似美股追蹤標普500指數的(VOO)、追蹤富時全球股市指數(VT)、追蹤港股的盈富(2800)。

現時大市大致算在合理區下部(港股)和上部(美股),你現有50萬資金可以先投入一半,用”分注”形式,慢慢買貨。餘下一半的資金,就等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才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3 + 4) 複息效應,係分2部份。第一部份,係企業賺到錢,攞去再投資在業務上,創造更多盈利。

另一部份,就係派息。這部份,就要投資者,將這筆資金去再投資,去創造更多財富。

但如果你持有股數不多,收到股息可能較少,不足以買1手股票。你可以將這些股息先儲起,到有一定數量,目標股票價值又合理,就可以出手。

至於你講架股價$10升到$20是否持有,係另一個問題。簡單而言,只會係2個情況會減持一隻股票

(i) 佢架長線核心質素變差
(ii) 佢股價已經異常地貴
否則,就算佢升幾多都好,我地都會依然持有。

圖片來源:Unsplash
勁一專欄 - 龔成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dige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