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是揚專欄 - 羅是揚 2024年8月23日
【羅是揚專欄】迷失香港,熊貓打救?
【羅是揚專欄】迷失香港,熊貓打救?
經典電影《迷失東京》有這樣一個情節:過氣電影明星Bill Murray與年輕少婦Scarlett Johansson在異國文化中相遇,在失眠的酒店房內,互相訴說著對前路茫茫的不知所措。Scarlett說,畢業後曾
經想做作家,卻連自己也討厭自己寫出來的文字;曾經想當攝影師,但拍出來的作品卻很平庸。
這很像現在的香港。
經濟好不好,到街頭走一走就知道。不要只看官方公布的失業率或GDP數字,就像氣溫,天文台的各區溫度只是參考,實感溫度才是人體真實感覺到的溫度。不用爭拗的是,現在的經濟肯定比疫情期間差,說甚麼「店舖結業,也有很多開張」只是為拗而拗。明白的,畢竟官員也是打份工,而且是鐵飯碗,經濟如何差也影響不到他們的實際收入,在悲觀的市況下提倡著正能量,或許是他們唯一可以的事。
香港向來有四大經濟支柱的說法,分別是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以及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然而這四個行業,在不同因素影響下,並不見得在疫情後、通關後有起色。於是,當權者開始尋找其他推動經濟的引擎,「夜繽紛」是去年提出的概念,不過風頭卻被「孫女帶阿爺去劈酒」言論騎劫,淪為全城笑柄。「盛事經濟」在經歷連萬人迷碧咸也兜不到的美斯之亂後,這四個字已彷彿成為禁忌。「家族辦公室」也曾備受追捧,但阿里王子「彈出彈入」後,也漸漸淡出官員的話語中。「熊貓經濟」是最新提出的概念,藉著熊貓產子、新熊貓即將來港,希望藉此吸引更多遊客,以及推動周邊消費。
這不就像《迷失東京》的Scarlett,曾經想做這,現在又想做那,最後卻甚麼都做不到嗎?
熊貓不是今天才在香港突然出現的新事物,早在2000年前,已有熊貓定居在海洋公園,記得更曾經有收費電視推出「熊貓台」,全天候追蹤熊貓動態,但最終卻靜悄悄地消失了。歷經20多個寒暑,「香港有熊貓」已是普通不過的事,不少港人或許會為一年一度的「哈佬喂」,特登買票入園,但又幾多人會專程到海洋公園看熊貓?有的,或許只是為替子女上自然科學科的家長,但經濟規模肯定有限。如果熊貓的吸引力真的如此巨大,坐擁熊貓優勢多年的海洋公園,早前也不至於會陷入財困吧。
提出「熊貓經濟」的人,或者只是「隨口噏當秘笈」,配合內地凡事也加個口號的文化,讓平凡不過的東西,說出來也特別變得鏗鏘。然而不知是為了「扮工」爭取政績,抑或真心覺得「熊貓經濟」有得做,這概念漸漸由說不出名字的議員口中,輾轉發展到由高級官員口中講出,想起來也覺得諷刺。有官員說,要將大熊貓推動為生招牌,但說到底,熊貓是感激中央贈送才會來港的,並非香港獨有產物,若果真的要將熊貓推動成生招牌,要做也是四川來做,何時輪到香港?
不能否認熊貓也有其經濟效益,例如成為旅客到訪海洋公園的其中一個環節,也有可能順便賣到些少周邊商品。錦上添花有餘,但要發展成經濟圈,卻肯定不足。更現實的是,香港主要的旅客來源是內地,但熊貓在內地幾乎每個大城市都有,北京有、上海有、重慶有、廣州有、一水之隔的澳門也有,對內地旅客來說,熊貓並不稀奇,不能成為吸引他們到訪某個地方的動力。至於那些甚麼熊貓餐,做不是不可以做,但成效肯定不大,為甚麼?當訪港內地客經常投訴香港物價高,寧願即日來回也不肯留港住酒店,又有多少人願意光顧價格肯定「有加成」的熊貓餐?
吉祥物經濟不是沒有成功的例子,熊本熊就是整個亞洲也知道的著名成功例子,不過「一將功成萬骨枯」,日本不少縣市也有吉祥物,但除了熊本熊外,你說得出多少隻?熊本熊的成功,背後有大量的商業計算,也有很多公關及數碼營銷的操作,某些行銷策略,甚至連縣政府也不介意「癲埋一份」。香港有沒有這方面的專才?肯定有,但未見到有在政府內工作,而且若成功是這樣容易複製,日本國內其他爭相仿傚的地方吉祥物,為甚麼卻幾乎沒有聽說過有跑出的例子?成功不單要靠計劃,也要靠民意,還要有運氣。
說回香港的四大經濟支柱,旅遊在疫情期間直插谷底,但疫後的復蘇並不亮麗。試想過去香港對旅客的吸引力是甚麼?購物天堂。內地客爭相來港買金買袋買奶粉,主因是香港的東西夠真,正貨保證令他們買得安心,只要不是天價,價錢高些少並不是影響購物欲。然而疫後的內地訪港旅客,卻似乎出現結構性轉變,自從自由行開放到二三線城市後,來港旅遊的已不是消費力較高的一群,他們或許來港已經來膩了,也有些根本已成為了香港居民,轉移到日本歐洲購物去。取而代之的,是酷愛窮遊、打卡、消費力較弱的一群,幾百元一張的海洋公園門票,充其量也是只此一次;連七仔賣10元一支水也要到《小紅書》圍爐投訴,怎能想像他們會買熊貓周邊商品?
去年「夜繽紛」時,葉劉有句說話說得好:「多賣幾串魚蛋對推動整體經濟沒大幫助」。香港的命脈是金融和貿易,只有這兩條支柱做得好,四面八方就會有商人和投資客過境香港,他們不介意住高級酒店吃高檔料理,來港期間剛好看到心頭好也不介意一擲千金,這些高消費力的高端客,才是香港這個專做中間人的城市應該吸引的客源。概括點用人話說,「搞埋咁多無謂嘢做乜,正正經經搞返好金融同貿易,其他嘢就會好啦!」李澤鉅那句「千萬不要失去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說話,是真正的金石良言。
《迷失東京》的結尾,Bill Murray和Scarlett在新宿街頭擁抱,成為了永恒經典,不過兩人所面對的困境,其實從沒有解決過,最終也要回到各自的生活圈,承受孤獨與寂寞。香港不是也一樣嗎?夜繽紛、盛事經濟、家族辦公室,到最新的熊貓經濟,吹,當然可以繼續吹,但吹完之後,經濟不景的問題,還是依舊沒有解決。
羅是揚
【羅是揚專欄】迷失香港,熊貓打救?
經典電影《迷失東京》有這樣一個情節:過氣電影明星Bill Murray與年輕少婦Scarlett Johansson在異國文化中相遇,在失眠的酒店房內,互相訴說著對前路茫茫的不知所措。Scarlett說,畢業後曾經想做作家,卻連自己也討厭自己寫出來的文字;曾經想當攝影師,但拍出來的作品卻很平庸。
這很像現在的香港。
經濟好不好,到街頭走一走就知道。不要只看官方公布的失業率或GDP數字,就像氣溫,天文台的各區溫度只是參考,實感溫度才是人體真實感覺到的溫度。不用爭拗的是,現在的經濟肯定比疫情期間差,說甚麼「店舖結業,也有很多開張」只是為拗而拗。明白的,畢竟官員也是打份工,而且是鐵飯碗,經濟如何差也影響不到他們的實際收入,在悲觀的市況下提倡著正能量,或許是他們唯一可以的事。
香港向來有四大經濟支柱的說法,分別是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以及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然而這四個行業,在不同因素影響下,並不見得在疫情後、通關後有起色。於是,當權者開始尋找其他推動經濟的引擎,「夜繽紛」是去年提出的概念,不過風頭卻被「孫女帶阿爺去劈酒」言論騎劫,淪為全城笑柄。「盛事經濟」在經歷連萬人迷碧咸也兜不到的美斯之亂後,這四個字已彷彿成為禁忌。「家族辦公室」也曾備受追捧,但阿里王子「彈出彈入」後,也漸漸淡出官員的話語中。「熊貓經濟」是最新提出的概念,藉著熊貓產子、新熊貓即將來港,希望藉此吸引更多遊客,以及推動周邊消費。
這不就像《迷失東京》的Scarlett,曾經想做這,現在又想做那,最後卻甚麼都做不到嗎?
熊貓不是今天才在香港突然出現的新事物,早在2000年前,已有熊貓定居在海洋公園,記得更曾經有收費電視推出「熊貓台」,全天候追蹤熊貓動態,但最終卻靜悄悄地消失了。歷經20多個寒暑,「香港有熊貓」已是普通不過的事,不少港人或許會為一年一度的「哈佬喂」,特登買票入園,但又幾多人會專程到海洋公園看熊貓?有的,或許只是為替子女上自然科學科的家長,但經濟規模肯定有限。如果熊貓的吸引力真的如此巨大,坐擁熊貓優勢多年的海洋公園,早前也不至於會陷入財困吧。
提出「熊貓經濟」的人,或者只是「隨口噏當秘笈」,配合內地凡事也加個口號的文化,讓平凡不過的東西,說出來也特別變得鏗鏘。然而不知是為了「扮工」爭取政績,抑或真心覺得「熊貓經濟」有得做,這概念漸漸由說不出名字的議員口中,輾轉發展到由高級官員口中講出,想起來也覺得諷刺。有官員說,要將大熊貓推動為生招牌,但說到底,熊貓是感激中央贈送才會來港的,並非香港獨有產物,若果真的要將熊貓推動成生招牌,要做也是四川來做,何時輪到香港?
不能否認熊貓也有其經濟效益,例如成為旅客到訪海洋公園的其中一個環節,也有可能順便賣到些少周邊商品。錦上添花有餘,但要發展成經濟圈,卻肯定不足。更現實的是,香港主要的旅客來源是內地,但熊貓在內地幾乎每個大城市都有,北京有、上海有、重慶有、廣州有、一水之隔的澳門也有,對內地旅客來說,熊貓並不稀奇,不能成為吸引他們到訪某個地方的動力。至於那些甚麼熊貓餐,做不是不可以做,但成效肯定不大,為甚麼?當訪港內地客經常投訴香港物價高,寧願即日來回也不肯留港住酒店,又有多少人願意光顧價格肯定「有加成」的熊貓餐?
吉祥物經濟不是沒有成功的例子,熊本熊就是整個亞洲也知道的著名成功例子,不過「一將功成萬骨枯」,日本不少縣市也有吉祥物,但除了熊本熊外,你說得出多少隻?熊本熊的成功,背後有大量的商業計算,也有很多公關及數碼營銷的操作,某些行銷策略,甚至連縣政府也不介意「癲埋一份」。香港有沒有這方面的專才?肯定有,但未見到有在政府內工作,而且若成功是這樣容易複製,日本國內其他爭相仿傚的地方吉祥物,為甚麼卻幾乎沒有聽說過有跑出的例子?成功不單要靠計劃,也要靠民意,還要有運氣。
說回香港的四大經濟支柱,旅遊在疫情期間直插谷底,但疫後的復蘇並不亮麗。試想過去香港對旅客的吸引力是甚麼?購物天堂。內地客爭相來港買金買袋買奶粉,主因是香港的東西夠真,正貨保證令他們買得安心,只要不是天價,價錢高些少並不是影響購物欲。然而疫後的內地訪港旅客,卻似乎出現結構性轉變,自從自由行開放到二三線城市後,來港旅遊的已不是消費力較高的一群,他們或許來港已經來膩了,也有些根本已成為了香港居民,轉移到日本歐洲購物去。取而代之的,是酷愛窮遊、打卡、消費力較弱的一群,幾百元一張的海洋公園門票,充其量也是只此一次;連七仔賣10元一支水也要到《小紅書》圍爐投訴,怎能想像他們會買熊貓周邊商品?
去年「夜繽紛」時,葉劉有句說話說得好:「多賣幾串魚蛋對推動整體經濟沒大幫助」。香港的命脈是金融和貿易,只有這兩條支柱做得好,四面八方就會有商人和投資客過境香港,他們不介意住高級酒店吃高檔料理,來港期間剛好看到心頭好也不介意一擲千金,這些高消費力的高端客,才是香港這個專做中間人的城市應該吸引的客源。概括點用人話說,「搞埋咁多無謂嘢做乜,正正經經搞返好金融同貿易,其他嘢就會好啦!」李澤鉅那句「千萬不要失去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說話,是真正的金石良言。
《迷失東京》的結尾,Bill Murray和Scarlett在新宿街頭擁抱,成為了永恒經典,不過兩人所面對的困境,其實從沒有解決過,最終也要回到各自的生活圈,承受孤獨與寂寞。香港不是也一樣嗎?夜繽紛、盛事經濟、家族辦公室,到最新的熊貓經濟,吹,當然可以繼續吹,但吹完之後,經濟不景的問題,還是依舊沒有解決。
羅是揚
【羅是揚專欄】迷失香港,熊貓打救?
羅是揚專欄 - 羅是揚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