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建議加入我們的Facebook, 如果遇到特別情況,我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通知大家。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5年9月16日 星期二

勁一專欄 - 龔成 2025年9月16日

勁一專欄 - 龔成 2025年9月16日


人窮志短是廢話
廣告
究竟是「貧窮思維」產生「貧窮環境」,還是「貧窮環境」造成「貧窮思維」呢?當一個人身處貧窮的環境,而沒有突破的思維,這貧窮情況就會一直延續下去,形成惡性循環。不但自己的情況沒有改善,甚至造成跨代貧窮,將貧窮問題延續給下一代。

閱讀全文
「人窮志短」,這是坊間的一個詞語

,不過的而且確,不少人在貧窮的時候,意志比較薄弱,往往沒有大志,這是因為人往往只憑這刻的情況去估算將來,去為自己下定義下結論。

即是說,當你是窮光蛋的環境,往往接下來只能繼續做窮鬼。除非閣下願意改變,無論是行為上、還是思維上,若然沒有改變,窮只會一直延續下去,做成惡性循環。

首先是思維上的改變,若單憑這刻貧窮只認定自己將來都窮,那就必定注定一世都窮。所以,必須從源頭,即思維上改變,從潛意識、知識、見識、能力、朋友圈等多方面去改變自己。

的而且確,一個窮光蛋在金錢上,是無法做到錢搵錢的良性循環效果,所以只能從思維上先起步,作為脫離「窮思維出窮結果」的情況。

父母應灌輸小朋友正面思維
另外,一個小朋友在一個貧窮家庭長大,若家長將一些貧窮思維灌輸給小朋友,那就很容易形成跨代貧窮的問題。

父母沒有甚麼錢,限制了小朋友所能得到的資源,資源較少在現時的社會上,的確會較為遜色。不過,環境、起步點絕非結果的全部,只要在過程中加以努力,仍可創造不一樣的將來。關鍵是,父母絕不可灌輸貧窮思維給小朋友。

在很多情況,小朋友都會有物質上的要求,但貧窮家庭無法滿足,當向小朋友解釋為何沒有時,都會說自己是貧窮家庭,因而對這情況沒有辦法,就算將來也只會如此。

即是父母灌輸了這些訊息:「我們是窮人,你生於貧窮家庭,你只能這樣,而我亦無能為力」,最終令小朋友在思維上成為窮人,窮鬼生出了窮光蛋。

因此父母就算窮,也要給小朋友正面思維:「只要努力就能改變一切」,並且以身作則,自己不斷努力,改善生活,就算生活沒有大改變,但只要慢慢改善,令小朋友明白「只要能努力就能改變一切」這思維,就是相當成功了。

擁有正面思維而無資源的小朋友,相比起擁有資源但負面思維的小朋友,筆者肯定前者有較大的成就。

當然,不少父母都會將努力讀書就能改變命運這思維灌輸給小朋友,不過,讀書只是其中一種途俓,並不是全部。因為只要肯努力,亦能在讀書以外的範疇,取得比讀書更好的成就。

另一方面,筆者亦想順道講講家庭上的財富觀念,父母往往將讀好書就能致富的訊息灌輸給小朋友,但卻不明白這是錯誤的,因致富知識並不是由學校提供的。

即是說,倘若小朋友只接受了一般的家庭教育,最多只能脫貧,而不能致富,因為致富所需要的是另一套的知識。

所以,若父母想小朋友將來更懂得理財,甚至致富,就不要依靠學校,而要自行給小朋友這方面的知識,正面思維、拼博、理財、對金錢的認識、錢搵錢的原理等。並引領他自己懂得去主動尋找知識,這樣就算小朋友在貧窮環境成長,也能創造突破點,憑自己去改變未來。

撰文:經一編輯部
勁一專欄 - 龔成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dige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