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市場或已充分預期美國減息 廖嘉豪

市場靜待本周多間央行議息,尤其美國較大機會重啟減息周期,上周的通脹數據並沒有改變筆者對聯儲局本周減息0.25厘的預測,8月核心CPI按月升0.346%,核心商品物價僅按月升0.28%,反映關稅傳遞至物價的壓力暫仍有限,核心服務業價格按月升0.35
%,主要因較波動的機票及酒店價格回升,但美國就業壓力愈來愈大將不利非必需消費前景,或可限制未來機票及酒店價格升幅。聯儲局目前專注支持正在轉弱的就業市場,而願意接受通脹升幅高於局方目標。
然而,投資者或需小心目前股市及債市或已充分反映減息預期,利率期貨目前預期美國今年的減息次數為2.8次,即減息2次0.25厘後,再減息0.25厘的機率為80%,若聯儲局最終有違市場預期,則容易令市場失望,並令對利率較敏感的股票(如房屋建築商或中小型股份)以及長年期債券價格受壓。為應對實際減息幅度比市場預期小,從而導致國債收益率上升和收益率曲線陡峭化(短年期債價上升,但長年期債價下跌)的風險,投資者或續可考慮較短期(如3至5年)固定收益工具。
股市方面,雲端應用和人工智能相關股票的穩固升勢不變,而美國減息則支持實體經濟。過去一直提及企業科技支本開支續升,有利偏重科技元素的美股表現。企業情緒對科技相關的投資開支意向仍非常積極,科技七雄過去12個月的資本開支佔標普500指數30%以上,為2015年新高。美國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第二季雲端服務總收入按年升27%至730億元,增速為2022年第四季以來最快,並較第一季加快3個百分點;收入增速加快同時鼓勵該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第二季資本開支總額加至620億元。各地政府牽頭及投資期長達多年的主權AI項目亦將成為另一個驅動AI需求的引擎,最近部分政府機構已宣布多項投資期長達數年的主權AI投資項目,投資規模合共超過1.6萬億元,主要包括大量的AI基礎設施投資。例如單是美國「星際之門」計劃的預期成本已高達5,000億元。
企業AI應用的益處或將更加明顯,根據IDC的調查數據,企業投資總監認為每1美元初始AI投資的平均投資回報是資本投入的3.7倍,受惠行業包括醫療保健、金融服務、媒體及電信等。花旗分析員預期三項投資回報率(ROI)最顯著,並可量化生產效率提升程度的應用AI案例包括客戶服務、研發(主要為開發程式碼)及知識整合(主要集中在程序自動化以大幅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並簡化營運流程的AI工具),AI相關的潛在節省成本規模或達2,740億美元。隨著生成式和AI代理使用範圍擴大,相關生產效能提高,長遠或促成更高的每名員工人平均收入,及擴大營運利潤率。
總括而言,今輪以科技為導向的資本開支周期、企業盈利創歷史新高,以及較低的政策利率可能限制美國裁員廣泛上升的程度。環球經濟嚴重下行的可能性似乎逐月減小,「軟著陸」情景應有利股市回報廣泛好轉,包括遠比預期進取的德國財政刺激措施支持周期份成分較重的歐洲股市,以及受惠「增長股即防守性部署」的美國大型增長股。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 廖嘉豪
專家點評 - 廖嘉豪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hk.on.cc